宛城,郡守府。
李斯端坐上席,目光从容地打量着眼前的叶腾。这位韩国南阳郡守年约五旬,须发斑白,眉宇间透着久居高位的威严,但眼角的细纹却藏不住内心的焦虑。
“李廷尉远道而来,本该设宴款待,只是眼下韩国局势不稳,怠慢之处还请见谅。”叶腾拱手道,语气恭谨中带着试探。
“叶郡守客气了。”李斯微微一笑,“李某此来,是奉秦王之命,考察南阳民生,顺便了解叶郡守的诚意。”
一句话,便将主动权握在手郑
叶腾面色微变,刚要开口,李斯已经继续道:“听闻叶郡守有意归秦,此乃明智之举。只是秦国向来重信,若叶郡守真心降秦,自当拿出足够的诚意。空口白话,怕是难以取信咸阳。”
叶腾额角渗出细汗:“李廷尉所言极是。只是眼下新郑那边对在下多有掣肘,犬子叶谌被扣为质,实在是......”
“人质问题,秦国可以帮叶郡守解决。”李斯打断他的话,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
“但前提是,叶郡守要让秦国看到足够的价值。南阳地处要冲,粮仓充盈,若叶郡守能献城归秦,犬子自然安然无恙。”
叶腾喉结滚动,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献城归秦,等于彻底背叛韩国,这一步棋走出去,就再无回头路。可不献城,儿子的性命......
“李廷尉,此事关系重大,在下需要些时日考虑......”
“时日?”李斯轻轻放下水杯,发出清脆的声响,“叶郡守可知,秦国等得起,但令郎未必等得起。韩王疑心日重,若他察觉叶郡守有异心,令郎的处境恐怕......”
叶腾脸色煞白,手指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父亲,李廷尉所言不无道理,但此事确需从长计议。”
叶铎款步而入,一身青衫,面容清朗,眉宇间的沉着与叶腾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
他先向李斯深深一揖:“在下叶铎,见过李廷尉。方才听闻廷尉与家父交谈,有些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斯目光一亮,摆手示意:“叶公子请讲。”
叶铎不卑不亢地道:“李廷尉以令兄人质之事施压,此乃谈判常理。但廷尉也该明白,南阳归秦虽是大势所趋,却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南阳与新郑之间划过:“新郑距此不过五日路程,若家父贸然献城,韩王必起疑心,到时不但救不出家兄,反而会引来韩国大军压境。秦国虽强,但此时出兵南阳,恐怕也要师出有名吧?”
李斯微微一笑,心中对这位叶腾次子的评价陡然提升。能在父亲慌乱时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破局之法,此子不简单。
“叶公子所言有理。”李斯顺着话题,“那依公子之见,当如何是好?”
叶铎转身,目光与李斯对视:“分步实施。其一,家父先以整顿军务为名,暗中将南阳精锐调往秦国可以接应之处;其二,李廷尉派人潜入新郑,先确保家兄安全;其三,待时机成熟,家父公开宣布归秦,秦国大军随即入城,届时木已成舟,韩王也无可奈何。”
李斯暗暗点头。这子不仅懂谈判,还懂战略布局,确实是个人才。
“叶公子考虑周详。”李斯略一沉吟,“只是,秦国如何确保叶郡守不会中途变卦?”
“廷尉可派人常驻郡守府,监督父亲的每一步行动。”叶铎毫不犹豫地,
“另外,在下愿亲赴咸阳,作为质子,以示叶家诚意。”
此言一出,叶腾猛地抬头:“铎儿,你......”
“父亲,家兄在新郑为质,若我再赴咸阳,一来可表诚意,二来也能为叶家留一条后路。”叶铎转向父亲,语气坚定,
“秦国一统下是大势所趋,与其在韩国这艘破船上等死,不如早日投靠秦国。”
李斯端起水杯,缓缓饮了一口,心中已有决断。
“叶公子高义。”李斯起身,走到舆图前,“既然公子有此诚意,李某也不能不表态。救令兄一事,李某已派人前往新郑,三日之内必有消息。”
叶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拱手道:“多谢李廷尉。”
“至于南阳归秦之事,依公子所言分步实施即可。”李斯手指在舆图上轻点,
“只是有一点,叶郡守需心中有数,秦国要的不仅是南阳,而是整个韩国。叶郡守若能在其中发挥作用,日后自然少不了好处。”
叶腾忙道:“李廷尉放心,在下明白轻重。”
“父亲先回去歇息,让我与李廷尉再聊几句。”叶铎对父亲使了个眼色。
叶腾会意,起身告辞。
堂中只剩李斯与叶铎二人。
叶铎重新斟茶,递给李斯:“方才多有冒犯,还请廷尉见谅。”
“叶公子言重了。”李斯接过茶盏,“公子能在父亲慌乱时保持冷静,又能迅速找到破局之法,李某很是欣赏。”
“廷尉过誉。”叶铎苦笑,“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叶公子如何看待下大势?”李斯忽然问道。
叶铎沉吟片刻,缓缓道:“七国纷争数百年,百姓苦不堪言。如今秦国国力远超六国,统一下只是时间问题。韩国地处中原,又是最弱的一国,灭亡是迟早的事。”
“那公子为何不劝令尊早日举城归秦?”
“因为时机未到。”叶铎目光深邃,“秦国虽强,但内部刚经历嫪毐之乱,吕不韦又被罢黜,朝堂未稳。此时若贸然举城归秦,难免被视为投机之徒,日后难以重用。不如等秦国朝局稳定,再行此事,届时叶家的归顺便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叶公子好眼力!秦国内政确实需要时间整顿,但公子可知,秦王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
“人才。”叶铎脱口而出,“商鞅、张仪、范雎这些名臣相继凋零,秦王正值用人之际,急需能臣辅佐。”
“那公子觉得,自己算不算这样的人才?”
叶铎一怔,旋即笑道:“在下不才,但愿为秦国效犬马之劳。”
李斯放下水杯,认真地看着这位年轻人:“李某观公子谈吐,有谋有略,且能在压力下保持清醒,此乃大才。若公子真愿赴咸阳,李某愿在秦王面前举荐,让公子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叶铎眼中闪过激动,深深一揖:“若能如此,在下感激不尽。”
“只是有一点,李某要提醒公子。”李斯语气转冷,“秦国用人,重的是能力与忠诚。公子若想在秦国立足,就要忘记自己是韩国人,一心为秦。半心半意者,秦国不需要。”
叶铎正色道:“在下明白。韩国已是日薄西山,留恋故国只会葬送前程。既然选择归秦,便要全心全意,绝无二心。”
“好。”李斯起身,“那就等新郑那边的消息吧。若令兄安然无恙,公子便随李某一同回咸阳。”
喜欢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pmxs.net)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