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深以为然:“没错!那洋评审虽然最后服软了,但她一开始质疑的就是标准和安全性。咱们这法子是好,可怎么证明它稳定、安全、可复制?怎么让别人不能用咱们的点子?”
沈静秋也点头:“姐,周叔得对。咱们的工艺,从草木灰的筛选、净化,到配浆的粘合剂比例、喷涂的均匀度控制、阴干的环境要求,每一步都是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不系统化、不标准化、不保护起来,以后别人想仿制太容易了,或者稍微改动一下就不是你的,我们怎么办?”
霍宁川沉吟道:“专利申请是条路。把核心工艺、配比、流程申请技术专利,确立我们的独创性和知识产权保护。但难点在于,草木灰本身是自然物,传统也早有应用。我们需要证明的是我们这套‘现代精炼+控制工艺’组合起来的独特性和创新点。”
会议室的氛围凝重起来。
从田间地头、家庭作坊走向国际市场的法规丛林,这一步必须迈得扎实。
“那就做!”沈静文目光坚定,“把咱们的‘魔法’拆解开来,用科学和规范的语言清楚!”
一场围绕“草木灰然防潮涂层工艺”的系统化、标准化攻坚战打响了。
第一步:科学检测与数据背书。
老周带着敦敦,他的严谨记录和数学能力派上了大用场。
一老一在省城和京城的权威检测机构来回奔波。
对净化后的草木灰成分做详细分析,证明其无毒、惰性;对涂层进行加速老化、极端温湿度、酸碱浸泡等多项破坏性测试,用详实的数据证明其稳定性、防潮性和安全性完全符合乃至超过相关国际标准。
敦敦的本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实验参数和图表。
第二步:工艺参数标准化。
沈静秋和工坊的技术骨干们一头扎进车间。
用精确的电子秤替代“大约一碗”,用温度湿度计记录最佳喷涂和阴干环境,用粘度计控制浆液的稀稠度。
将王大娘、李嫂她们凭手感积累的经验,转化成可量化、可复制的工艺参数文件。
麟儿负责将中文的操作规程翻译成英文,确保国际客户或合作伙伴能清晰理解。
第三步:创新点提炼与专利申请。
霍宁川找来了相熟的知识产权律师。
团队的核心在于:将传统草木灰防潮应用,通过精细筛分、然粘合剂精确配比、均匀喷涂控制,以及特定阴干工艺等一系列现代精炼和控制手段,转化为某种适用于现代工业品包装、具有稳定优异性能且环保的标准化涂层工艺。
这不再是简单的“抹点灰”,而是一套经过科学验证、流程可控的创新技术方案。律师团队据此撰写详尽的专利申请书。
这个过程繁琐、枯燥,甚至有时让人抓狂。
习惯了“差不多就斜的工坊妇女们,开始需要严格按照配方称重、按流程操作、填写生产记录表。
有人抱怨麻烦,但王大娘和张婶带头严格执行:“听静文和老周的!人家洋人都要看这个‘本本’,咱们不能掉链子!这可是保护咱们自己的‘宝贝’!”
朵朵虽然不懂大人们在忙什么,但她看到妈妈和舅舅阿姨们很认真地在纸上写写画画,在机器前量来量去,她也拿起画笔,画了一幅《工坊里的科学家》。
画里老周拿着放大镜看草木灰,沈静秋在操作一台“大机器”,敦敦在画满曲线和数字的“大板板”前,麟儿在打字,而她自己则在旁边指挥一群蘑菇做实验。
这幅充满童趣的画被沈静文珍重地贴在了新成立的“技术研发部”墙上。
一个月后,凝聚着整个团队心血的厚厚一叠文件准备齐全:
详实权威的检测报告(中英文版)
图文并茂的标准化工艺操作规程(Sop)(中英文版)
核心技术创新点明及完整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
沈静文在最后一页专利申请书申请人一栏,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华国桃源村草木灰工坊”。
看着那行字,她心中百感交集。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对这片土地、这份传承智慧的责任和承诺。
“专利名称,我们讨论了很久,”霍宁川将一份文件递给沈静文,“最后用了你提议的那个《粉黛》。”
沈静文看着这两个字:“粉”指草木灰,“黛”取青黑色之意,既暗合草木灰的色泽,又带着一种东方水墨的雅致韵味。
“‘粉黛’…好。草木灰本是最朴素的粉,却护住了万千器物的华彩。质朴无华,守护光华。这就是我们技术的灵魂。”
专利申请提交的第二,沈静文将整理好的全套资料用国际快件寄给了索菲亚女士,并附上了一封诚挚的信函和朵朵那张《工坊里的科学家》的彩色复印画。
很快,索菲亚女士的回信到了,言辞间充满了赞许和敬意:
“沈女士,收到贵方详尽的资料和朵朵姐的画作,我感到无比欣喜和敬佩。
你们以令人惊叹的高效和专业精神,将一份源于土地的传统智慧,转化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可验证、可保护的现代技术成果!
《粉黛》,多么美妙而富有哲理的名字!
这不仅仅是专利,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的宣言。
我已将资料转交给我推荐的精品渠道商,他们对贵工坊产品的信心大增,合作细节正在积极洽谈郑
期待‘粉黛’的光华,早日照亮更多角落。”
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但沈静文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专利是盾牌,是通行证,但真正的力量,在于持续创新和对品质的坚守。
晚上,她走到院子里。
初春的夜风还带着凉意,但已能嗅到泥土苏醒的芬芳和远处棉田新芽的清新气息。
工坊的灯还亮着,里面传来妇女们加班加点、偶尔夹杂着严格按照新规程操作时互相提醒的笑语声。
麟儿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那个被他涂抹了草木灰的笔记本,翻到扉页。
在“奶奶的魔法粉粉”那行字下面,他又添了一句:
粉黛于心,守拙出新。光而不耀,泽被远校
月光下,少年的眼神清亮而坚定。
沈静文揽过儿子的肩膀,望着工坊的灯光和静谧的村庄,心中无比踏实。
盾牌已铸,前路可期。
“粉黛”之光,将从这的村落出发,带着泥土的厚重与匠心的温度,坚定地、自信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喜欢重生七零:赖嫁相亲男小叔请大家收藏:(m.pmxs.net)重生七零:赖嫁相亲男小叔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