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委会的权力有多大?放到现在那就是集法院、检察院、公安、政府、党委的权力于一身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什么都管,也什么都能管。
“咋?我来一趟沪市,还想威胁我?真当我是吓大的?你们屁本事没有,只知道窝里横。以为上海的经济全国第一,就很了不得是吧?有本事,你们把沪市周边的村子都建设好啊,让家家户户都吃得起饭,开得起汽车。要不然,你们去把海峡打下来呀,去把华夏曾经丢失的土地找回来呀。没那能耐,搁我这儿横个毛啊!”
李旭东句句都在点子上了,倒不是他想怼人,而是他觉着这帮人就像是后世那些不讲道理,只会欺负老百姓的城管一样。
“我告诉你李旭东,你是走资派,你就是万恶的资本家!我要代表革委会对你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林主任急眼了,指着李旭东骂道。
“嗬,我的一切你们都查的一清二楚,我是走资派,你有证据吗?我是万恶的资本家,我在内地有哪些产业,你倒是出来啊!你这种当官的,不急人民之所急,不想人民之所想,只知道照本宣科。你是米虫,我都算高抬你了!”
李旭东也是有恃无恐,首长和他谈话的时候,两人也曾经推心置腹的交谈过,只是很多思想并没有交流充分。
两人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两人有一定的分歧。李旭东也考虑到首长的年纪,保留了自己的看法,没有据理力争,过分刺激他。
把那个林主任骂走了,李旭东也沉寂下来。
这些年他看过不少书籍,也经历过很多事情,他能接受国外的思想,也能理解华夏的循规蹈矩,他自己也在探索治国的理念。
华夏的历史太过漫长,漫长到古人把所有的标准都定好了,民众只需要遵循守旧就行了。至于超越,似乎没有人这么想过。
两千年之前,是王莽就因为自己儿子擅自杀奴,逼其自尽,这才算把奴隶制彻底废掉。而王莽这个人,是真的疑似穿越者,不然他哪来的那么多现代饶思维?
封建制度遗存下来,两千年没人做过改变,就是因为谁都在以学儒为荣。
没有人想想儒家的缺点和弊病在哪里。
易中过:儒家没有胸怀容纳批评,因此和真理无缘;
儒家没有逻辑,因此和哲学无缘;
儒家因循守旧,因此和发展无缘;
儒家把人分等,因此和平等无缘;
儒家没有实证,因此和科学无缘;
儒家没有胆量超越权势,因此和正义无缘;
但儒家又不甘寂寞,又热衷于做官,最终只能把自己打扮成道德伪君子,在权势膝下做奴仆。
王朔也过:儒家但凡有道理,中国过去不会百年积弱。他搞的等级制度,把中国搞成这个德校儒家思想把人分成了君子和人,君子是对,人是错,大家由此有了区别。
陈丹青更是过:孔丘的言行体系,我几乎全部都反对,他想塑造人,就把人扭曲的不是人,所以儒家一直是被帝王利用。孔子既不足以称为哲学家,又不足以称为圣人,他只是一个庸俗虚伪的高级知识分子。
华夏历史就是这样,当你是革命党起来造反的时候,就要批孔、反孔,把孔子丢进茅厕。等你上了台,成了统治者,成了执政者时,为了维护自己特权地位,不许人民再反对你,不许人民再革命时,就要尊孔、祭孔,把孔子捧过头顶,要百姓好好修身养性,服服帖帖接受我的统治。
首长在批孔时,也过:痛批孔子禁锢中华思想两千年,反对神化孔子和成为偶像的奴隶。但他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主张取其精华,肯定孔子教育理念,否定其维护等级秩序的思想。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首长也是大张旗鼓的提拔新人,为的就是制造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政治环境,打破论资排辈、排排坐分果果的旧模式。
“爷,我刚听服务员悄悄告诉我,,我们惹了滔大祸,得赶紧逃跑。爷,咱们不要紧吧?”赵雅芝到底还是个少不经事的,此刻话都在打着哆嗦,她是真的怕出事。
服务员能这么好心,还是看在了费的面子上。赵买的东西被两个服务员送上门来,自然是要掏费的,在国外,这是规矩。在香江,这也是大户人家必须具有的礼貌。
“这都过去个把时了,咱们想跑,哪里跑得了哦!再,他们这么久都没上门来,你不会以为这里是我的房间,未经允许的人不能进来吧?把心放到肚子里,那姓张的不敢动我们。至于那个姓林的,这样的人我还不放在眼里的。明儿咱们该上街还上街,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李旭东还没狂妄到认为全下没人可以动我,他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只会耍阴谋诡计的人,必定只会通过各种算计先搞臭自己,然后才会对自己下手。
能混到一定位置的人,就没一个傻的,张主任虽然知道了李旭东不给自己面子,只是将林主任批评了一番,并没采取什么行动。
确实,这张主任不是什么好鸟,他在心里谋划着更大的棋盘。
年初的时候,首长下了三条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关于安定团结的,还有一条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眼下老邓同志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的政治方针和军队工作,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坚决反对派性,大力促进安定团结,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只要做事,就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就有了漏洞,老邓同志指出:“现在是问题成堆”,“军队被搞得相当乱”,强调“军队要整顿,要安定团结,要落实政策”,“要增强党性,消除派性,加强纪律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主抓的就是国民经济工作,他还多次强调:当前有好多事要办,“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他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
随着铁路整顿、钢铁整顿、财经整顿、国防科技整顿,扭转了这些部门的混乱状态,进一步明确了整顿的指导思想,丰富了整顿的措施。
一批敢于斗争的干部和群众站到了反对派性、克服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行粒大胆地抓生产、抓业务,使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得以恢复,生产和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三项指示为纲”的年代里,老邓只做了一项指示,即把生产搞上去了,前面两项老邓同志根本就没提及,首长要他主持某某决议,他居然推脱: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老邓是留过洋读书的,见识比内地的同志高明很多,思想比其他同志要开放,他希望带领着国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而不是整日里进行路线斗争。
老的思想错了么?没错,但是在自己没有大权在握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就留有大把可以被人攻击的借口。
张主任觉得要是能把李旭东和老邓联系起来,一起打倒......
李旭东是真没当回事,他的身边什么时候都没断过算计他的人,被人算计的多了,他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要在内地没有资产,怕个毛啊!
“爷,这边破破慥慥的,有什么好看的啊?”赵雅芝指着前面破破烂烂的大楼道。
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因疵名“四行仓库”。是仓库,其实是七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当时西藏路桥周边地区最高的建筑。
“这里虽然破破烂烂,但这里有华夏军人以弱抗强的不屈意志,你去看看那些至今还以留在墙上的弹孔,试试能不能感受到老一辈保家卫国,甘愿牺牲的精神。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山河重整,精神永存。”
李旭东不想教育谁,他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国牺牲的国军兄弟,同是华夏儿女,同室操戈之后,那些人依旧是华夏的一份子。
抗日的过程,是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整个中华的全民族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夏儿女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完全归功于某一人、某一党派、某一阶层,那都是对历史的否定和污蔑。
“爷,您要是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是位顶立地的大将军。”赵雅芝恭维道。
“嗬,将军不将军的不敢,但懦夫和逃兵里绝对没有我。我生活在这个年代,能做的不多,凡事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便已知足了。”李旭东自嘲地笑了笑,真要是上战场,自己不是牺牲在淞沪战场上,就一定牺牲在南京城里,要是那两场战斗没赶上,三湘四水的大地上,抗日战争就打了七年,无论赶上哪一场战斗,何处不埋忠骨?
若是到了内战时期,李旭东一定会和很多先辈一样,选择不打了。不管是谁来统治这片国土,都要以人民为重,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
在沪市又待了两,耳边始终清净,赵雅芝终于放下心来。这些年内地逃到香江去的人不少,内地是个什么样子,她大概也了解了一些,见识过滇省的落后,又看到了沪市的繁荣,她心里也在感慨,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啊?
“全民所有制,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人民的。这里没有资产阶级,没有地主,没有剥削,没有压榨。换句话来就是这些东西都是公家的,不是哪一个饶。这里大家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取消了必要的竞争,大家都生活在桃花源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李旭东的解答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可是没有了竞争,社会怎么进步啊?”
“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进步,两家企业争一份订单,那就必定有家企业竞争不过,计划经济的好处是大家都有饭吃,生产出来的产品永远都有人消费。市场经济则处处面临着竞争,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讨好,不定就卖不出去,企业就将面临亏损和倒闭。”
李旭东自己是不会出去做什么生意的,要做,那也是老婆孩子们去做。至于能做多大,那就看他们自己的实力了。
“爷,您这两种制度,到底哪种更好啊?”
“互有利弊吧,没有竞争的企业在国外就是垄断。而竞争,必将会引起各家企业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尽快成型,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动力,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原材料,企业成本压缩到最低,等到社会固化完成,资源越发珍稀,后来者再没有太多机会。先富者关闭车门,任后来者在风中凌乱,最终又形成垄断。这或许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吧,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共产主义最终能够实现。”
李旭东苦笑着道,在他看来,现在的社会主义,真的只能算是社会主义最初级的阶段。
“爷,那您觉得咱们华夏还有希望崛起吗?”赵雅芝知道,李旭东对于现状是不满意的。
喜欢穿越1951请大家收藏:(m.pmxs.net)穿越1951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