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堂扩建的蓝图初步绘就,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但横亘在前的最大难关——资金——依旧如同巨石挡路。
黄彪去打探隔壁文具店的口风,对方果然有转让意向,但连同转让费、半年租金和简单装修打通,初步估算下来,也是一笔不的数目。
桂翠联系的煎药中心报价虽合理,但前期也需要支付一笔押金和预付款。
张景与马惠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长谈。马惠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一如既往地给予了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景,你看准的事情,就放手去做。钱的事情你不用太操心,我这边还能调动一些。就当是我借给明德堂的,或者算作追加投资,怎么都行,不急着还。”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张景深感温暖,但他心中却愈发沉重。他深知马惠开诊所是为了纪念弟弟,并非追求利润,本身投入就已不少,长期依赖她的个人资金投入,并非长久之计,也让他于心难安。
必须找到一种更可持续、更符合明德堂理念的发展模式。
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一个之前偶然闪过的念头再次浮现,并且变得越来越清晰——转为非营利性机构。
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与杨主任、乃至卫生局一些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隐约了解到,对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尤其在中医药传尝基层医疗服务的领域,国家及地方层面是有一些倾斜政策和潜在的资金扶持渠道的。而且,非营利性质,似乎也更契合明德堂“传承医术、服务百姓”的初心。
这傍晚,他将这个尚不成熟的想法提了出来,再次召集了核心成员进行讨论。
“转为非营利?”黄彪第一个瞪起了眼睛,一脸匪夷所思,“啥意思?就是以后看病不收钱了?做慈善?那我们喝西北风去啊?”
“不是完全不收费。”张景耐心解释,“非营利性机构也可以收费,但其经营所得利润不能用于股东分红,
必须全部用于机构的自身发展,比如改善医疗条件、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而且,更容易申请到政府的专项补贴、基金会资助,甚至接受社会捐赠。”
桂翠立刻理解了其中的关键,眼睛一亮:“也就是,如果转型成功,我们或许可以申请到‘中医传朝、‘基层医疗服务’之类的专项补贴资金?
还能名正言顺地接受像马老板这样有心饶捐赠,用于扩大规模,而不用担心盈利分配的问题?”
“理论上是的。”张景点头,“而且,非营利的性质,更能凸显我们公益教学的属性,对于孵化计划的长期发展也有好处。”
杨主任捻着胡须,沉吟道:“这倒确实是一条路子。我听市里对支持民间力量办中医传承是有一些试点的,如果能纳入进去,不仅可能有资金,在政策上也会便利很多,比如医师多点执业备案、中药制剂申报等方面。”
王森听得云里雾里,但觉得好像是好事:“那就是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搞钱了?”
“但是,”张景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弊端也同样明显。”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出最大的顾虑:“第一,自主性可能会受到限制。一旦转为非营利,接受了政府补贴或社会捐赠,就需要接受更严格的财务审计和监管,
运作流程需要更加规范透明,甚至在某些决策上可能需要遵循相关指导文件,不如现在这样完全由我们自己了算灵活。”
“第二,资金运用不再随心所欲。利润不能分红,所有钱都必须用于指定用途。比如,我们想给大家多发点奖金,可能就会受到限制。扩张的节奏和方向,也可能需要符合申请资金时承诺的计划。”
“第三,流程可能变得更加复杂。申请资质、准备材料、应对检查、定期报告…会额外增加很多行政管理上的工作量。”他看了一眼桂翠,这意味着她的担子会更重。
“最重要的是,”张景加重了语气,“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身份转变。我们从一家自负盈亏的私人诊所,变成一个带有公共性质的医疗教育机构。其中的责任和约束,是差地别的。”
利弊如此鲜明地摆在面前,会议室内陷入了沉默。
黄彪皱着眉头,显然对“不能分红”、“受人管束”感到本能地排斥,但一想到扩建的迫切和资金的困难,又不得不承认这或许是条出路。
桂翠则在快速思考着利弊权衡。更多的监管和文书工作她不怕,她担心的是张景和明德堂会因此失去那份宝贵的独立性和决策自由。
杨主任则更看重政策层面的机会:“有所得必有所失。关键是看我们更看重什么。如果目标是尽快解决眼前的困难,
并把孵化计划做大,让更多人受益,承担一些约束,换取更大的平台和资源,未必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王森左右看看,嘟囔道:“听起来好像有点麻烦…但要是真能搞来钱把店弄大点,好像也挺好?”
张景看着大家不同的反应,心中了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关乎明德堂未来的根本方向。
“这件事关系重大,不急在一时决定。”张景最终道,“桂翠,麻烦你这几重点研究一下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申请条件、流程以及本地的相关政策。
杨主任,也请您帮忙打听一下,市里或学会是否有相关的扶持试点计划,门槛如何。”
“我们先摸清底细,把所有利弊都摆在台面上,再做最终决定。”他目光扫过众人,“无论最终是否转型,明德堂治病救人、传承医术的初心不会变。我们需要选择的,只是哪条路能让我们更好地走下去。”
会议结束,众人心思各异地散去。非营利转化这个选项,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都激起了不同的涟漪。
明德堂的未来,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保持而精的独立运营,还是拥抱更大的平台却也接受更多的约束?
这个艰难的抉择,考验着张景和所有饶智慧和远见。
而张景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内部还在权衡利弊之时,外部一双觊觎的眼睛,已经注意到了明德堂的价值,并正准备抛出一个充满诱惑却暗藏陷阱的合作方案。
高松,即将再次登场。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m.pmxs.net)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