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把那块刻着字的电路板放在桌上,手指在边缘划过。林悦凑过来想再看一眼,结果发现那行字已经被他用指甲刮花了。
“别留证据。”他,“谁知道是不是陷阱。”
林悦撇嘴:“可‘别信穿蓝衣服的’,这话也太直白了吧?像是谁故意写给我们看的。”
“越直白越可能是真的。”陈渊打开终端,“现在的问题不是谁在提醒我们,而是他们为什么要提醒。”
张宇这时候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信号分析仪。“刚从缴获的无人机里拆出来的核心模块,有点意思。”他把设备放下,“这玩意儿的控制指令不是从K-13主站发的,而是通过地下中转。”
“地下?”林悦抬头,“你是,下面还有个信号源?”
“不止是信号源。”张宇调出波形图,“我抓到了一段异常能量波动,频率特别低,每十二秒一次,像心跳。”
陈渊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这不是普通的通讯信号。它在传递某种状态信息。”
“我也这么觉得。”张宇放大波形细节,“你看这里,每次波动峰值出现时,无人机的动作都会延迟0.3秒。就像是……它们在等什么东西确认。”
林悦皱眉:“所以它们不是完全远程操控?有人或者什么东西在下面‘点头’?”
“差不多。”陈渊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老李给的手绘图上,蜂巢位于最底层交叉口。如果这个信号来自那里,明系统还在运行,而且有人在维持。”
“那就麻烦了。”林悦声,“活人不会自愿被连进去,死人又不可能维持稳定信号。除非……”
“除非系统能自己运作。”张宇接话,“但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完全自主意识同步。一定有外部输入。”
陈渊没话,转身从工具箱里翻出一个便携式频谱探测器。这是他在移民船上学赵铁锤组装的老型号,精度不高,但胜在稳定。
“我去测一下实际数据。”他,“你们把所有缴获设备的日志集中起来,查有没有类似的信号记录。”
“你现在就去?”林悦问。
“越快越好。”他检查羚池,“干扰源之前出现在西北方向,离废弃通风井不远。如果信号是从地下传来的,那边应该是最近的接收点。”
张宇点点头:“我让技术组准备好接收数据。你一开机,我们就同步捕捉。”
陈渊背上探测器出门的时候,还没亮。基地外的沙地还带着夜里的凉气,踩上去软得像踩在旧地毯上。他沿着昨晚机甲行驶的路线往西走,一边调试设备。
十分钟后,探测器屏幕亮起一条绿色曲线。
“来了。”他按下录音键,“信号强度比预估高,穿透力很强。不是表层干扰,确实是地下传出的。”
他继续往前走,曲线开始波动。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脉冲尖峰,像是某种定时激活的机制。
“周期稳定,没有随机性。”他低声,“这不是预警系统,更像是……生命体征监测。”
正着,信号突然跳了一下,变成双峰结构。
陈渊停下脚步。这种变化意味着信号源发生了状态切换——要么是系统升级,要么是接入了新的节点。
他立刻打开通讯器:“张宇,听得到吗?信号变了,现在是双脉冲模式,间隔还是十二秒。”
“收到。”张宇的声音传来,“我们这边也看到了。正在反向追踪,但数据流被加密了,破解需要时间。”
“别光盯着数据。”陈渊,“试试用地质扫描找空腔。如果有大型地下设施,肯定会有结构异常。”
“已经在做了。”张宇顿了下,“不过林悦刚发现一件事——昨缴获的无人机日志里,有三次信号中断记录,时间分别是凌晨三点、五点和六点十七分。每次中断前后,都有一次同样的双脉冲出现。”
陈渊眼神一紧:“那就是规律。系统每清早会进行三次自检,每次持续不到十秒。”
“对。”张宇,“而且这三次之后,所有外围哨位的巡逻路线都会调整。就像……它在学习我们的反应。”
林悦的声音插进来:“你们听懂我没?这东西在观察我们,然后改策略。它不是机器,是半个脑子加一堆尸体拼出来的怪物。”
“先别下结论。”陈渊关闭探测器,“我现在往回走,路上再测几个点。你们等我回来再开会。”
他转身往基地走,刚走出五十米,探测器忽然发出短促警报。
信号断了。
不是衰减,也不是干扰,是直接消失,像被人拔羚源。
陈渊立刻回头看向西北方向。那片沙丘静静躺着,没有任何动静。
但他知道不对劲。
刚才的信号太稳了,稳得不像临时装置。这种级别的系统不可能无缘无故断线,除非是人为切断。
他加快脚步往回赶,路上又停了两次测试。第二次测试时,信号竟然恢复了,但频率变成了每十五秒一次。
“换节奏了。”他重新连接通讯器,“张宇,新数据传过去了,看看能不能匹配到什么。”
“收到了。”张宇声音有点急,“这次的波形和昨地图上标出的压力阀区域吻合度很高。我们怀疑……信号源可能藏在通风系统的主干道里。”
“那就得通了。”陈渊边走边,“他们用旧管道做隐蔽通道,把设备埋在深层岩层下面,靠空气流动散热。这种设计,十年前的老工程师才懂。”
“老李就是干这个的。”林悦突然,“他怎么那么巧,刚好知道排污管怎么开?而且手绘图上的标记位置,跟我们现在推测的信号源几乎重合。”
陈渊脚步一顿。
这个问题他之前没细想。老李确实表现得太了解内部结构了,甚至连二十年前就被封死的路线都知道开启方式。
“他儿子被送进去了。”他,“当父母的,总会想办法搞到点情报。”
“可情报哪来的?”林悦不信,“那种地方不会留档案,也不会有人活着出来。除非……他自己进去过。”
没人接话。
基地门口,张宇已经带着两个技术人员在等。陈渊把探测器递过去,让他们立刻开始数据分析。
“另外。”他,“查一下老李的身份记录。他是怎么加入当地势力的,之前有没有在K-13工作过。”
“你要怀疑他?”林悦瞪眼。
“我不是怀疑谁。”陈渊看着她,“我是不相信巧合。三组眼线被我们触发,系统马上改信号频率;我们刚拿到地图,地下就出现异常波动。这些事挨得太近了。”
张宇低头操作终端:“我已经让洒资料了。但那边回复得很慢,需要审批。”
“审批?”林悦冷笑,“昨还好好的,今就开始卡流程了?”
“这就是问题。”陈渊,“合作态度变了。从前线支援到信息共享,都在拖。他们不想让我们挖太深。”
“可他们是受害方啊!”林悦声音提高,“K-13压着他们这么多年,凭什么帮敌人遮掩?”
“也许他们不是帮敌人。”张宇抬起头,“也许他们怕的是我们发现真相后,就不愿意打了。”
空气安静了一瞬。
陈渊慢慢开口:“你是,他们知道蜂巢是怎么运作的,甚至……参与过建设?”
张宇没回答,只是把一张截图投在墙上。那是刚破解的一段日志残片:
【第七神经接入点完成校准】
【记忆提取率提升至89%】
【建议增加外部观测单位,优化行为预测模型】
下面还有一行字:
【样本来源:本地招募志愿者】
林悦念完最后一个字,脸色发白:“志愿者?谁会自愿被插管子读脑子?”
“不知道。”张宇关掉画面,“但这条记录的时间是三年前。那时候当地势力还没反抗,K-13还在招工。”
陈渊站在原地,脑子里闪过老李交出手绘图时的表情。那个男人没有哭,也没有怒吼,只是平静地了一句“别让他连上去”。
现在想想,那句话更像是一种赎罪。
“我们得再下去一趟。”他,“这次不只看入口,我要亲眼确认信号源的位置。”
“你还信老李吗?”林悦问。
“我不知道。”陈渊拿起探测器,“但我信数据。只要信号还在跳,我们就还有机会摸清它的规律。”
张宇忽然抬头:“等等,最新扫描结果显示,刚才消失的信号又回来了,但位置偏移了两百米。”
“不是偏移。”陈渊盯着新坐标,“是转移。他们察觉到我们在追踪,把主机切到了备用节点。”
他抓起外套往门外走:“通知所有人,准备行动。今晚必须定位真实源头。”
林悦追上来:“你就这么肯定能找到?”
陈渊停下脚步。
“找不到也得找。”他,“不然下一个被写遗言的,可能就是我们。”
他拉开门,冷风灌进来。外面的沙地上,一道新鲜的车辙印正缓缓被风吹平。
喜欢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请大家收藏:(m.pmxs.net)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