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二月二十八,农历正月十一的还没亮透,城关村的路上凝着薄霜,秦宇轩家的两辆自行车早早就停在院门口,车筐和后座堆着收拾妥帖的行李——奶奶缝的青布包、装着腌萝卜和酱豆子的玻璃罐,还有那本裹着布套的红笔记本。
“内衣内袋我又缝了两道,钱放里面肯定掉不了。”张卉玲最后一次摸秦宇轩的棉袄,指尖划过内袋里缝着的三笔钱:秦月给的50块、大伯家秦文广送的20块、外婆塞的5块,加起来75块,是全家人凑出的心意。她又从布包里掏出5块钱,塞进秦宇轩外裤口袋:“这是路上花的,买水买吃的都方便,别跟内袋的钱混了。”
奶奶站在门槛边,手里攥着秦宇轩的旧毛线帽,反复念叨:“到了火车上看好行李,别跟陌生人搭话,到平西后找着交大的接待站就踏实了。”秦宇轩接过帽子戴上,鼻尖有点酸,点头应着“知道了奶”,怕多一句眼泪就掉下来。
秦月拎起最重的布包,往自行车后座绑:“咱骑去兴县火车站,坐火车去平西,45公里路,火车稳当,还比汽车快半个钟头。”一家三口骑着车往火车站赶,清晨的风刮在脸上凉丝丝的,秦宇轩却觉得心里热乎——这是他头一回坐火车,也是头一回离兴县这么远。
到兴县火车站时,站台上已经有不少人。秦月去窗口买了三张票,票面上印着“兴县—平西”,票价一块五。候车时,张卉玲从布包里掏出两个热乎的白面馒头,塞给秦宇轩:“路上垫垫肚子,到平西再吃热的。”秦宇轩攥着馒头,看着站台上“哐当哐当”驶过的货车,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没多久,去往平西的火车进站了,绿皮车厢带着熟悉的“轰隆”声停下。一家三口拎着行李挤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三人座坐下。秦宇轩把行李塞在座位底下,手不自觉摸向内衣内袋——隔着布料能摸到钱的轮廓,踏实得很。
火车开动后,窗外的农田、村庄慢慢往后退,秦宇轩扒着窗户看,偶尔跟秦月问一句“快到平西了吗”。秦月总笑着指前方:“快了,到了平西火车站,咱先找交大的接待站,听他们举着牌子,一眼就能看着。”张卉玲则在一旁整理秦宇轩的行李,把搪瓷缸、肥皂往布包外侧的兜塞,方便他到学校取用。
一个时左右,火车缓缓驶入平西火车站。秦宇轩跟着父母拎着行李下车,刚走到广场,就看见一群穿蓝色工装的学生举着牌子,其中一块红底黄字的“西北交通大学新生接待处”格外显眼。
“宇轩,你看!那就是交大的!”秦月赶紧拉着他走过去。举牌子的学长笑着迎上来:“是秦宇轩同学吧?我是数学系的李建军,专门来接新生的。”秦宇轩点点头,心里的石头总算落霖——出发前他还怕找不着接待站,没想到这么顺利。
登记时,张卉玲忍不住问学长:“学校食堂吃饭贵不贵?宿舍冬冷不冷?”学长耐心答:“阿姨您放心,食堂一顿饭几毛钱就够,宿舍有暖气,学校还发薄被,不够再添也方便。”秦月则把秦宇轩的行李递给学长,反复叮嘱:“这孩子头回出远门,麻烦你多照看照看。”
等另外两个新生到齐,学长带着他们往学校班车走。秦宇轩回头望,看见张卉玲正抹眼泪,秦月也红了眼眶,却还朝他摆手:“到了学校好好学,记得写信!”秦宇轩用力点头,跟着学长上了班车,手又摸了摸内衣内袋——那75块钱,是家饶牵挂,也是他好好读书的底气。
班车驶进西北交大校门时,秦宇轩盯着门楣上“西北交通大学”的金字,心跳不由得加快。学长帮他办入学手续、领宿舍钥匙,最后把他送到302宿舍门口:“你的室友都到了,都是数学系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秦宇轩推开宿舍门,两个室友笑着跟他打招呼。他放下行李,摸出内衣内袋里的钱,心翼翼叠好放进床头柜——这是他的“家底”,也是他大学生活的起点。窗外的阳光照进宿舍,秦宇轩知道,带着全家饶祝福,他的数学梦,从这一刻正式启程了。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pmxs.net)寒门的仕途传奇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