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龙珠:我把战斗力刷爆了 重生祁厅:岳父裴一弘,狂飙进部 乾坤灵霄录 鬓花颜 成为假面骑士空我的诸天旅行 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陆先生,别扰我幸福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 穿越兽世:小雌性她生崽生不停 八零串场女配太惹火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63章 重文轻武:宋朝国策的形成与影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夏,汴梁崇文院的“经史阁”里,梧桐树荫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阁内的长案上,整齐摆放着两类文书——左侧是五代的《藩镇将领任免册》(后唐李嗣源任邺都节度使时的任命状,仅需君主一人签字,可兼掌军政财),右侧是宋朝的《武将任职流程册》(需枢密院、中书省、三衙联合署名,武将仅掌统兵,无调兵权),一简一繁,清晰勾勒出乱世与治世对“武权”的不同态度。

年过六旬的赵仲(致仕后仍兼崇文院“五代史顾问”)身着素色儒衫,手持赵烈晚年编纂的《五代武人乱政考》,站在长案前,目光扫过围坐的文官与武将代表,声音温和却带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五代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君主,皆因‘武人专权’——郭威以邺都节度使逼宫,赵匡胤以殿前都点检黄袍加身,故大宋立国后,太祖、太宗皇帝定‘重文轻武’国策,以文官制衡武将,防乱之念,源于五代血泪。”

台下,刚升任枢密副使的文臣富弼(四十余岁,手持《宋会要辑稿·职官志》)起身发言,语气带着对国策的认同:“赵先生所言极是!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太宗皇帝设‘文官监军’,皆为杜绝五代‘将强君弱’之祸。如今枢密院主官多为文官,地方军政由经略安抚使(多文官)统筹,武将仅负责练兵作战,虽少了‘高效’,却多了‘稳定’——自大宋立国,六十余年无藩镇叛乱,此乃国策之功。”

话音刚落,一身戎装的赵承(刚从河北回京汇报北伐准备,腰间仍挂着杨业的铁胎弓)起身反驳,声音带着前线将领的急切:“富大人,‘稳定’固然重要,可‘弱武’之弊,前线将士最清楚!去年高阳关抗辽,我率部欲夜袭辽营,监军王大人(文官)却以‘未报枢密院’为由阻拦,等批复下来,辽军早已转移;还有士兵晋升,需先经文官考核‘策论’,能打仗的士兵因不会写文章,升不了校尉,反倒是会吟诗作对的文官子弟,能轻松获授‘武职’——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赵仲闻言,翻开《五代武人乱政考》,指着其职后汉武人劫掠”的章节,又引过宋朝的《监军制度细则》:“承儿,老夫懂你的委屈,可你也要知国策之根源。后汉乾佑二年,邺都武将慕容彦超,因无文官制衡,纵容士兵劫掠百姓,致民变四起;如今设文官监军,正是怕重蹈此覆辙。只是‘制衡’过甚,竟成‘掣肘’,这是太祖、太宗皇帝当年未想到的——他们只防了‘武人乱政’,却没防‘文官误军’。”

此时,杨宗保(陪同赵承回京,手持《杨家将守边录》)走到案前,翻开录职杨业陈家谷之败”的记载:“富大人,晚辈祖父杨业,当年在陈家谷,就是因监军王侁(文官)强令出战,又擅自撤兵,才战死沙场。文官不懂军事,却能决定战术、任免将领,这不是‘制衡’,是‘害军’!五代时武将乱政,是因‘权独’;如今大宋武将弱,是因‘权无’——两者皆非治世之道。”

富弼看着《杨家将守边录》职王侁撤兵”的细节,脸色渐显凝重:“杨将军所言,老夫亦有耳闻。只是国策已行六十余年,贸然更改,恐生变数。当年太祖皇帝曾言‘文官贪腐,不过乱财;武将专权,必乱下’,故将‘重文轻武’写入《太祖誓碑》,我辈臣子,岂敢轻易违背?”

“《太祖誓碑》防的是‘武人专权’,非‘武人无权’!”赵仲突然提高声音,从怀里掏出赵烈手绘的《五代与宋初武将权力对比图》,图上用红色标注五代武将“掌军、政、财、人事”的全能权力,用蓝色标注宋朝武将“仅掌统兵”的有限权力,中间用虚线标注“合理权力边界”,“老夫父亲赵烈,亲历五代武人乱政,也见证周世宗‘文武相济’之治——柴荣陛下既让赵匡胤掌军,又让王朴(文官)掌政,武将赢临机决断权’,文官赢监督建议权’,两者互补,才有高平之战的胜利。如今大宋的‘重文轻武’,是矫枉过正,丢了周世宗‘文武平衡’的精髓!”

范仲淹(刚主持完江南粮草转运,身着参知政事官袍)走进经史阁,手里拿着《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笑着解围:“诸位不必争论,新政正是要修正‘重文轻武’的偏失。老夫拟在新政中加入三条:其一,‘武将临机权’——边疆将领遇敌袭,可先调兵防御,三日内补报枢密院,无需事事请示;其二,‘武职考核改’——士兵晋升以‘战功、武艺’为主,策论仅作参考;其三,‘监军权责定’——文官监军仅掌‘军纪监督’,不得干涉战术决策。这三条,既保留‘文官制衡’,又还武将‘合理权力’,正是对五代教训的‘扬弃’,对周世宗‘文武相济’的回归。”

赵承听到“武将临机权”,眼睛一亮:“范公此策,若能推行,前线将士定能放开手脚!去年若赢临机权’,我至少能多打三次胜仗,不会让辽军在高阳关外围肆意劫掠!”

杨宗保也补充道:“还赢武职考核改’——晚辈在西北时,有个叫张铁牛的士兵,能开两石弓,斩杀过十个党项骑兵,却因不会写‘策论’,三年没升职,最后心灰意冷退伍。若按新政考核,他早该当校尉了!”

富弼接过《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仔细翻阅后,点头认可:“范公此策,兼顾‘稳定’与‘高效’,老夫赞同。只是需在‘武将临机权’后加一条‘事后追责’——若将领滥用临机权,需严惩不贷,如此方能防‘武人专权’之弊。”

赵仲看着几人达成共识,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父亲赵烈在《五代秘史》中写的“治世之道,不在‘抑文’,不在‘抑武’,而在‘文武相济’——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缺一不可”,如今新政的方向,正合父亲遗愿。

午后,众人移步到崇文院的“武备库”,库中陈列着五代与宋初的军事装备:五代的“重装骑兵甲”(后唐李存勖的亲军铠甲,重达五十斤,仅武将可穿)、宋朝的“轻装步兵甲”(禁军通用铠甲,仅二十斤,便于机动却防护不足);五代的“丈二长枪”(用于骑兵冲锋,威力巨大)、宋朝的“改良突火枪”(射程八十步,却因“文官监制”,枪管薄易炸膛)。

“这些装备,都是老夫父亲从战火中抢救的。”赵仲指着五代的重装骑兵甲,“后唐同光年间,李存勖的亲军,靠这身铠甲,能正面冲垮契丹骑兵;如今大宋的步兵甲,防护太弱,士兵在辽军铁骑面前,几乎无还手之力——这就是‘重文轻武’的副作用:文官掌军械监制,为省钱、省工,刻意简化装备,却忘了‘甲不坚,则兵不勇’。”

赵承拿起宋朝的突火枪,检查枪管后皱眉:“范公,您看这枪管,薄得能透光,去年在西北,有三个士兵因枪管炸膛受伤!晚辈按曾祖父《武经总要》里的‘枪管厚度标准’,让工匠加厚枪管,监军却以‘费铜’为由制止——文官只算‘成本’,不算‘士兵性命’,这怎么行?”

范仲淹接过突火枪,脸色凝重:“此事老夫定严查!新政中拟设‘军械监’,由武将与文官共同监制装备,武将提‘实战需求’,文官算‘成本预算’,两者协商,绝不让‘省铜’害了士兵!”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经史阁的长案上,《五代武人乱政考》与《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并排放置,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赵仲、范仲淹、富弼、赵尝杨宗保围坐案前,总结“重文轻武”国策的得失。

“大宋‘重文轻武’,得在‘防乱’,失在‘弱军’;五代‘重武轻文’,得在‘善战’,失在‘致乱’。”赵仲缓缓开口,手里摩挲着赵烈的《五代秘史》,“故治世之道,不在‘偏文’或‘偏武’,而在‘平衡’——文官掌‘政、财、监督’,不掣肘军事;武将掌‘军、战、装备’,不干预民政,如此方能‘文安邦、武安疆’。”

范仲淹点头:“赵先生所言,正是新政的核心。如今北伐在即,若仍以‘重文轻武’束缚武将,恐难取胜;若能按新政调整,还武将合理权力,再配上精锐士兵、充足粮草,收复燕云可期。”

赵承握着腰间的铁胎弓,目光坚定:“晚辈在河北已选拔五万精锐,个个能开一石弓、善用突火枪,只要新政能落实,晚辈定率他们北上,攻克幽州,告慰曾祖父(赵烈)、杨业公的在之灵,也让‘重文轻武’的弊端,在北伐的胜利中得以修正。”

富弼站起身,对着众人躬身行礼:“此前老夫只知‘防乱’,忽略了‘强军’,今日受教了。老夫愿在朝堂上力推新政军事改革,为北伐扫清障碍——大宋既需‘文官治国’的稳定,也需‘武将守边’的底气,两者缺一不可。”

当晚,赵仲在《五代秘史》的“重文轻武”章节写下批注:“宋仁宗庆历四年,论大宋‘重文轻武’国策,叹其‘成也五代,困也五代’——因惧五代武人乱政,故抑武;因抑武过甚,故弱军。然国策非不可改:取五代‘文武相济’之智(周世宗之治),弃五代‘武人专权’之祸,补宋初‘文官掣肘’之弊,方能‘文治’与‘武功’兼得。赵烈亲历五代,深知‘武不强则国不安,文不兴则国不宁’,此改革,亦为完成其‘治世需文武平衡’之遗愿。”

批注写完,赵仲将《五代武人乱政考》与《庆历新政·军事改革稿》放在一起。窗外的月光洒在案上,照亮了“文武相济”四个字,也照亮了大宋国策调整的方向——北伐不仅是收复燕云的战争,更是修正“重文轻武”弊赌契机,是让大宋从“稳定”走向“强盛”的关键一步。

此时的汴梁,枢密院正连夜修订《武将临机权实施细则》,确保“放权”不“失控”;河北的练兵场,赵承选拔的五万精锐正在演练“八卦阵”,突火枪的轰鸣声震彻云霄;江南的漕运码头,范仲淹调度的粮草正装船北上,帆影连——一场围绕“国策调整”与“北伐备战”的行动,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它源于五代的教训,源于宋初的反思,更源于赵家、杨家、范家等无数人对“大宋文武平衡、国强民安”的执着,而这份执着,终将让“重文轻武”的困局被打破,让大宋在收复燕云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喜欢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请大家收藏:(m.pmxs.net)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百炼飞升录 流量型前锋,复兴慕尼黑1860 帝少诱妻:早安,君夫人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小罗的神奇宝贝之旅 遭遇背叛后,我觉醒神医传承 王者:我!全职通天代 从山神开始证长生 综影视炮灰黑莲花逆袭攻略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玄学王妃换嫁虐渣,疯批世子爷夜夜求哄 逻各斯之主 转生人参果:开局就被狐妖吞掉 韩娱之别有用心的女子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我是三羊) 全球升级:我觉醒了百万属性点 非人者世界 从杂役开始纵横洪荒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经典收藏 真千金她又拉着假千金去抓鬼咯 重返九零,我被敌特盯上了 重生新婚夜,偏执大佬对我欲罢不能 村里五年没新生?散财福宝来送子 第一神探我有一座犯罪博物馆 剑荡诸天万界 穿越综武之肆意江湖 扮仙记 重生成名门贵族家的疯犬 娇妻腰软心野,顾总他超爱 二次元卡牌系统 我什么时候成大影后 综影视炮灰黑莲花逆袭攻略 死神的坟墓 似水流年浮生梦 你真以为一根香蕉就把我搞定了? 侯府主母重生后,和离嫁王爷! 搬空奇葩养母家,下乡替嫁养崽崽 我把原神世界搬空了 睡醒后我变成了云龙
最近更新 豪门农媳有空间 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靡日沉沦 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 深港未眠 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 凡人修仙传凡人篇 极阳天尊 香引奇谭 综穿,我成了万人迷 九龙夺嫡:请陛下称皇太女! 疯批母女在年代逆袭 杀尽倭寇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崽崽一岁半,爱吃爱睡爱嗷嗷叫 hp之努力百年终于回到原世界 半夏花开半夏殇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玉阶血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