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接过密信,仔细看着,手渐渐颤抖起来。
密信上的字迹,是太子的没错,那些“废黜皇上”“自立为帝”的字眼,像一把把尖刀,刺得她心口发疼。
她想起太子时候,在她怀里撒娇,“祖母,我以后要当一个好皇帝,让您和父皇都过上好日子”,可如今,那个真的孩子,却变成了谋逆的罪人。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糊涂啊!”太后放下密信,眼泪也忍不住滚落下来。
“皇上,哀家知道太子有错,可他毕竟是你的儿子,是哀家的孙子。
废黜储位也就罢了,把他关在皇陵,是不是太狠了些?能不能把他接出来,软禁在别处,让他好好反省?”
皇后连忙跟着跪下:“皇上!求您开恩!太子知道错了,您就饶他这一次吧!他还年轻,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啊!”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皇后,又看了看一旁抹眼泪的太后,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楚。
他何尝不心疼太子?那是他看着长大的儿子,是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储君。
可谋逆不是事,若不严惩,如何服众?如何对得起那些因柳氏谋逆而受牵连的百姓?
“母后,皇后,你们起来吧。”皇上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
“朕知道你们心疼太子,可朕也是不得已。
太子谋逆,证据确凿,若不废黜他的储位,不将他关押起来,朝堂上的大臣会怎么看?下的百姓会怎么看?柳氏余党还在暗中活动,若朕对太子手下留情,他们定会借机生事,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大胤朝的百姓。”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已经手下留情了。
按律,谋逆当诛九族,朕只废了他的储位,将他关押在皇陵,没有取他的性命,已是念及父子之情,皇陵虽偏,却也安稳,能让他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
皇后还想再求,却被皇上抬手制止:“皇后,你不用了。
朕的决定已经下了,旨意也已昭告下,不可能再更改。
你若真为太子好,就别再为他求情,让他在皇陵里好好反省,或许日后,朕还能考虑让他出来,做个普通的宗室子弟。”
太后看着皇上坚定的眼神,知道再下去也无用。
她叹了口气,拉着皇后的手,轻声道:“皇后,起来吧。
皇上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太子是咎由自取,咱们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
皇后失魂落魄地被太后扶起,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滚落。
皇上的是对的,可她还是心疼她的儿子,那个曾经被她寄予厚望的太子,如今却成了阶下囚,要在冰冷的皇陵里度过余生。
皇上看着皇后悲痛的模样,心里也不好受,语气渐渐缓和下来:“皇后,你也别太伤心。
太子虽然犯了错,但你还是坤宁宫的主人,还是朕的皇后,好好保重身子,别让朕担心。”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太后:“母后,朕立景淮初为新太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景淮初沉稳、聪慧,有担当,又能得民心、军心,楚家与程明远等忠臣都愿意辅佐他。
昨日旨意下达后,京城里的百姓都在欢呼,是顺应民意,朕相信,景淮初定能成为一个好太子,日后也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守护好大胤朝的江山。”
太后点头,眼底的悲伤渐渐散去,多了几分欣慰:“皇上得对。
景淮初这孩子,哀家也看在眼里,确实是个可塑之才,立他为太子,是大胤朝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
皇后沉默着,没有话。
景淮初确实比太子优秀,也确实能担起储君的重任,可她心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儿子。
她走到御案前,看着皇上,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皇上,求您……求您多派人去皇陵看看太子,给他送些厚衣裳,别让他冻着饿着。”
皇上看着皇后眼中的祈求,点零头:“朕会的。
朕会让李德全安排人,好好照顾太子的起居,不会让他在皇陵里受苦。”
皇后躬身行礼,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多谢皇上。”
太后拉着皇后的手,转身走出紫宸殿。
殿外的阳光正好,却照不进她们心中的阴霾。
皇后回头望了一眼紫宸殿的大门,她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那个曾经尊贵的太子,如今只是一个被关押在皇陵的庶人。
回到坤宁宫后,皇后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
鬓边的金步摇依旧华丽,脸上的妆容却早已被泪水打花。
她拿起宫女递来的帕子,轻轻擦去脸上的泪痕,却擦不掉心中的痛苦。
“娘娘,太后娘娘让您别太伤心,保重身子要紧。”嬷嬷轻声安慰道。
皇后点零头,目光转向窗外。
庭院里的桃花还在盛开,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撒了层碎雪。她想起太子时候,在这桃花树下,拿着竹马跑,笑着喊“母后,你快来追我呀”。
“我知道。”皇后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可我的儿子,被关在那么冷的地方,怎么能不心疼?”
她拿起桌上的桃花酥——那是太子前几日派人送来的,还剩下几块,如今却再也没有人会给她送了。
她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却怎么也尝不出往日的香甜,只剩下满心的苦涩。
与此同时,慈宁宫的太后正坐在窗边,看着手中的密信,轻轻叹了口气。
可她还是心疼那个犯错的孙子,她拿起笔,写下一封书信,让人送到皇陵,叮嘱看守太子的侍卫,好好照顾太子的起居,别让他受委屈。
紫宸殿内,皇上看着皇后与太后离去的背影,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楚。
他拿起桌上的连发弩,轻轻抚摸着,想起楚清颜改良器械时的用心,想起景淮初沉稳果断的模样,心里渐渐坚定起来。
他知道,废黜太子,立景淮初为新太子,是他作为帝王,必须做出的选择,也是为了大胤朝的未来,为了下百姓的安稳。
夕阳渐渐西斜,将紫宸殿的影子拉得很长。
皇上拿起御案上的奏折,继续处理朝政。
柳氏余党的彻查还需要时间,新太子的培养也需要用心,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而那个被关押在皇陵的太子,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他日后警示自己、警示新太子的教训——权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唯有坚守本心,心系百姓,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夜色降临,坤宁宫的灯还亮着,皇后坐在窗边,望着皇陵的方向,一夜未眠。
慈宁宫的灯也亮着,太后拿着太子时候的画作,默默流泪。
而紫宸殿的灯,依旧亮着,皇上还在处理奏折,为了大胤朝的未来,为了下百姓的安稳,他必须继续前行,不能停下脚步。
次日一早,新太子景淮初按例前往坤宁宫向皇后请安。
皇后看着眼前这个沉稳、谦逊的年轻人,心里虽有对太子的愧疚,却也渐渐放下心来。
景淮初定能成为一个好太子,也定能守护好这大胤朝的江山,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太子殿下。”皇后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往后,这大胤朝的江山,就拜托你了。”
景淮初躬身行礼,语气恭敬:“母后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皇的期望,不负下百姓的信任,守护好大胤朝的江山与安宁。”
皇后点头,看着景淮初离去的背影,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属于太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属于景淮初的时代,已经到来。
而她,作为大胤朝的皇后,也该放下过去的伤痛,支持新太子,为了这江山,为了这下的百姓,好好活下去。
喜欢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pmxs.net)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