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首页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 史上最强太子!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穿越明朝成天启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步步惊唐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4章 王家彦屯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一节:京官巡边探虚实

辽西的春耕时节,是一年之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忙碌的时期。广袤的田野上,无数军民正在奋力劳作,赶在最后的好气里将种子播撒下去,期盼着秋日的收获能支撑起又一年的边防重任。然而,连年的战争消耗、庞大的军需、以及不断涌入的流民,使得辽西的粮食供应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对外部输入的依赖极大。王磊深知,若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粮食自给,任何军事改革和技术革新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在王磊与顾炎武、黄宗羧人反复商讨如何进一步挖掘屯田潜力之时,一封来自京师的文书送达总兵府——户部左侍郎王家彦,奉旨巡边,稽核辽饷开支、勘察屯田政绩,不日将至辽西。

消息传来,辽西官场顿时泛起一阵微妙的波澜。王家彦在朝中素有清直之名,并非杨嗣昌一党,但也绝非易于应付之辈。他此次前来,名为巡查,实则为朝廷耳目,旨在摸清王磊在辽西的真实底细,尤其是那庞大的军费和新政究竟成效如何。其中,屯田一事,关乎根本,更是考察的重中之重。

王磊接到文书,并未惊慌,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正欲大力推行新的屯田方案,若能得到户部实权官员的理解甚至支持,无疑将减少许多阻力。他立即下令,各州县、军屯务必做好准备,账目清晰,田亩核实,不得有误。同时,他也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不仅要展示困难,更要突出成绩与规划。

数日后,王家彦的仪仗抵达宁远。与想象中京官巡边的盛气凌人不同,王家彦此行颇为低调,轻车简从。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而审慎,言谈举止间带着户部官员特有的精明与务实,并无太多寒暄虚礼。

简单的接风宴后,王家彦便直入主题,要求查阅辽西近年来的粮饷收支、屯田册籍。王磊早已准备妥当,命人将一箱箱账册、图籍抬入行辕。王家彦埋首其中,一看便是数日,不时询问细节,核对着数字,其认真程度令人咋舌。

核查之余,王磊亲自陪同王家彦视察宁远、锦州等地的军屯、民屯以及新开垦的荒地。田野上,军民协作垦种的场面热火朝,新修的水利沟渠纵横交错,引来了大凌河等水系的水源,一片生机勃勃。王家彦默默看着,不时点头,但眉头始终微蹙。

“王总镇,”视察间隙,王家彦终于开口,语气凝重,“辽西屯田,确有起色,新垦之地亦不少。然,下官核遍册籍,发现诸多问题。军屯之地,产出多用于本军,然军士忙于操练戍守,耕作粗放,产出始终不高,且时有侵占民田之事。民屯及招徕流民垦荒,虽积极性较高,然初垦之地贫瘠,头两三年几无收成,全靠官仓借贷口粮、种子维系,所费甚巨,而偿还者寥寥。如今辽饷艰难,朝廷度支日绌,长此以往,恐难以为继啊。”

王磊心中暗赞王家彦果然厉害,一眼就看穿了问题的核心。他叹了口气,表情沉重:“王侍郎所言,句句切中要害,此正是王某日夜焦心之事。军士确应以操练杀敌为本,强令其深耕细作,实乃舍本逐末,且易生怨气,与民争利。而招民垦荒,前期投入巨大,见效缓慢,若遇灾或兵燹,则血本无归,百姓亦复流离。然粮食之困,乃辽西第一困局,若不破解,纵有精兵利器,亦将不战自溃。”

王家彦目光一闪,看向王磊:“看来总镇已有思量?”

王磊深吸一口气,决定抛出他思考已久的方案:“王某确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正要请教侍郎。现行军屯、民屯,界限分明,实则各有弊端。可否试行一种新制,可称之为——‘军屯民营’?”

“军屯民营?”王家彦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露出探究的神色。

“正是。”王磊解释道,“其核心在于‘军’与‘民’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具体而言:其一,明确划分土地产权。将辽西大量闲置的官田、荒地,以及部分产出低下的旧军屯土地,正式授田或长期租赁(如三十年)给愿意垦种的流民、农户乃至军中老弱退伍之士。颁发田契或租契,明确其权益,使其安心投入,视田如家。”

“其二,军队角色转换。军队不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专注于提供保障和公共服务。组织军士,利用农闲或轮休时间,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道路、粮仓;负责维持屯垦区治安,清剿股马匪、散兵游勇,保护垦民安全;甚至可提供优质粮种、新式农具(如辽西工坊改进的曲辕犁)的租赁或赊销。军队之收益,不再直接来自土地产出,而是通过向垦民征收一定比例的、相对固定的‘保障粮’或‘田赋’(比例远低于以往佃租)来体现。”

“其三,鼓励民间资本与协作。允许富户、商贾投资垦荒,按其投资额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优惠。鼓励垦民组成‘垦社’、‘农会’,互助合作,共同应对风险。官府角色,则从直接经营管理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秩序维护者、纠纷仲裁者。”

王磊详细阐述了其中的细节,包括如何授田、如何定租、军队如何保障、如何激励等。这套方案,实则借鉴了后世承包责任制和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某些思路,旨在打破僵化的旧屯田制,释放民间生产活力。

王家彦听得极为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烁。作为户部官员,他太清楚旧屯田制的低效和腐败了。王磊的方案,大胆而新颖,将军队从低效的生产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其擅长的领域,同时赋予民户真正的土地权益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此策……甚妙!”良久,王家彦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化军为民用,寓兵于农,而又兵农各得其所!军队得粮秣保障而无需分心耕作,百姓得田地安身而乐于生产,官府得税赋而省却管理之烦!若能行之有效,则不独辽西,下边镇皆可效仿!总镇真乃大才!”

但他随即又冷静下来,眉头微蹙:“然,此策牵涉甚广。授田于民,恐惹‘与民争利’、‘变相私占官田’之非议;军队征收‘保障粮’,若比例不当或执行不善,易成新的盘剥;且大规模垦荒,所需初始投入(口粮、种子、农具、水利)巨大,这笔钱粮从何而来?朝廷如今……”

王磊知道王家彦动心了,剩下的就是解决实际操作难题。他立刻接口道:“侍郎所虑极是。故此策需徐徐图之,先行试点。初始投入,王某可设法从辽饷中挤出部分,加之近期与南海商人有些贸易往来,略有盈余,可先期投入。至于朝中非议……”王磊压低声音,“若侍郎能以户部之名,行文认可此乃‘辽西屯田新政试点’,王某在此推行,则名正言顺得多。待秋后有所成效,粮食增收,事实俱在,则非议自消。”

王家彦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看着王磊:“总镇需要户部何种程度的支持?”

“不需额外钱粮,只需一纸文书,承认此试点,并允王某在辽西便宜行事之权。若成功,功劳是侍郎与户部领导有方;若失败,罪责由王某一人承担。”王磊坦然道。

王家彦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场政治赌博,但王磊的方案确实极有吸引力,且一旦成功,于国于民大利。最终,他重重一点头:“好!本官便依总镇所言。即刻行文,准辽西试挟军屯民营’之制。本官亦会在此盘桓一段时日,亲自督促此事,看看总镇这神来之笔,究竟能焕发何等光彩!”

第二节:沃野千里生机现

有了王家彦以户部侍郎身份带来的“官方认证”和亲自坐镇,王磊推邪军屯民营”新制的阻力大大减。一套精心拟定的《辽西垦荒屯田新政条例》迅速颁布,明确了授田原则、租额比例、军民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办法等。

政策颁布之初,响应者却并非如潮。长期战乱下的百姓,早已如惊弓之鸟,对官府的任何承诺都抱有深深的疑虑。授田?下哪有这等好事?怕是诱饵,骗我们去垦荒,届时官府翻脸,田亩充公,白费力气。那“保障粮”比例虽低,但谁能保证日后不增加?

王磊深知,取信于民是关键。他并未强令推行,而是首先选择了宁远周边几处条件较好的荒地作为示范区。他让王家彦亲自出面,主持了一个浩大的“授田仪式”,将盖有总兵府和户部巡边官员大印的田契,当场颁发给第一批经过筛选的、拖家带口的流民和退伍老兵代表。王磊当场宣布,免除这些示范区头三年的“保障粮”,所需种子、口粮由官府借贷,秋后只需偿还本金。

实实在在的田契拿在手中,再加上头三年的免税政策,终于打动了许多观望的流民。他们怀着忐忑又期盼的心情,扶老携幼,走向那片分配给他们、虽然荒芜却充满希望的土地。

军队的角色转换也开始体现。一队队辅兵和轮休的战兵,不再是下田耕种,而是在军官和工匠的带领下,开挖水渠,修筑道路,建造简易却坚固的窝棚群(新村)。骑兵队定期在广阔的垦区巡逻,驱散了几股试图抢劫耕牛和粮食的散兵游勇,极大地保障了安全。辽西工坊制造的新式铁犁、耙具,也被优先供应到这些示范区。

王家彦没有留在舒适的城内,而是不顾辛劳,亲自深入各个垦荒点,查看进度,询问困难。他看到的是,拿到了田契的农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全家老幼齐上阵,焚烧荒草,清理石块,深翻土地。军队修建的水渠引来了汩汩清流,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新式农具确实提高了效率。虽然初期异常艰苦,但人们的脸上有了光彩,眼中有了希望。

“王侍郎,您看!这土,黑得流油啊!好好伺候,今年秋,准能有好收成!”一个老农抓着一把泥土,激动地对王家彦。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任何账册上的数字都无法带来的。

消息逐渐传开,看到示范区的人真的拿到了田,官府真的提供了帮助并且军队不再扰民反而保护他们,越来越多的流民和原本佃种官田的农户心动起来,纷纷前往官府登记,申请垦荒或转换租契。

王磊趁热打铁,扩大了实施范围。整个辽西走廊,凡有条件开垦的荒地,甚至一些过去被豪强隐占的官田被清理出来后,都纳入了“军屯民营”的体系。授田、贷种、修水利、保安全……一套流程逐渐顺畅起来。

夏去秋来,广袤的辽西大地上,曾经的荒芜被一片片金黄的稻浪、粟海所取代。沉甸甸的穗头压弯了腰,预示着前所未有的丰收。

秋收时节,成了辽西的节日。农民们挥舞着镰刀,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官府的粮车穿梭于各屯垦点,按照契约征收那百分之十五的“保障粮”(示范区头三年免收)。由于是比例税,丰收意味着官府收入也水涨船高。而农民在缴纳之后,留下了足以温饱并有余粮出售的收获。许多人家,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余粮,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安定与富足。

统计数字很快出来:短短大半年时间,辽西新垦荒地及改造低产田总计达二十万三千余亩!秋粮总收获量,较往年同期增长了惊饶五成!辽西军队所需粮秣,自给率从原来的不足四成,一跃提升至接近七成!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听着各处汇报上来的丰收喜讯,王家彦激动得难以自持。他亲自撰写了长长的奏疏,派人快马送呈京师。在奏疏中,他详细禀报了辽西试邪军屯民营”新制的全过程、取得的巨大成效,极力推崇此策,建议可在九边其他军镇酌情推广。他并未过多提及王磊的个人作用,而是将功劳归于“陛下威德”、“朝廷方略”及“军民用力”,但字里行间,无疑是对王磊改革举措的最高肯定。

王磊站在宁远城头,眺望着远方那片片金色的田野,心中充满了欣慰。粮食,这最基础的战略物资,终于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了自己手郑这不仅缓解了后勤压力,更意味着他有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持久力。与王家彦的这次合作,各取所需,圆满成功。朝廷得到了一份屯田成功的政绩和可推广的经验,而王磊,则实实在在地巩固了辽西的根基。

这片焕发出生机的沃野,不仅是粮食的来源,更是人心凝聚的象征。它昭示着,在战争的阴霾下,生活与希望,仍在顽强地延续和生长。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pmxs.net)回到明末做皇帝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韩娱之别有用心的女子 矩阵生存:每天一个随机宝箱 恐怖地穴 我家honey超能撩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传奇私服之最强钻石 炮灰为王[快穿]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菜地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大佬 王者:我!全职通天代 二次元王座 九紫离火,人神绝恋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我是三羊)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帝少诱妻:早安,君夫人 最强反恐精英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帝王无名
经典收藏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世子无双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大唐之神童降临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明天启帝 大明:最强王爷 一梦南唐 此去安都两万里 英雄联盟之吾王凯旋 异世科技帝皇 我在宋朝讲科学 三国之罗平传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山水行记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最近更新 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 三国凭实力截胡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洛神仙界篇 大唐腾飞之路 一把大狙闯大明 大魏第一武卒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红楼琏二爷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