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南陈帝业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爹,你穿越明末了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尘埃山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章 第1节4 卬áng,“万物卬贵”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卬áng,高,升高。《汉书·食货志下》:“万物卬贵。”(卬贵:同“昂贵”。)

我们来深入解读《汉书·食货志下》职万物卬贵”这一记载。这短短四个字,背后是一幅宏大的帝国经济崩溃图景。

一、原文、注释及翻译

1. 原文节选(上下文)

《汉书·食货志下》记载了王莽时期的一次货币改革:

“于是造宝货五品……百姓愦乱,其货不校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

莽知民愁,墨行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属缓。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

其后四年,莽复奏定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价值。而罢大、钱,改作货布、货泉……然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皆私以五铢钱市买。伪钱犯法,吏民坐死者什数万。”

在描述了这一系列混乱的改革和严酷的刑罚之后,班固写下了那句着名的断语:

“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莽以私铸钱死,及非沮宝货投四裔,犯法者多,不可胜行,乃更轻其法: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举告,与同罪;非沮宝货,民罚作一岁,吏免官。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入,郡国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

作货布后六年,匈奴侵寇甚,莽大募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一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吏尽复以与民。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

(上接“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

又用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吏,皆不得奉禄,而私赋敛,货赂上流,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民。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于是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

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下户口减半矣。

(此处为结论性语句)

遂令 下 物价 昂 贵 , 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请注意: 广为流传的“万物卬贵”是这段史实的精炼概括,而更完整的原文结论是“物价踊贵”或如上文所引的表述。其核心意思完全相同。

2. 关键词注释

· 卬:通“昂”,上涨、高涨之意。“万物卬贵”即“万物昂贵”,指所有物品的价格都飞速上涨。

· 贵:价格高。

·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原为十斗,后世改为五斗。一斛粟在当时是一个人很长时间的口粮。

· 黄金一斤易粟一斛:用一斤黄金只能换到一斛粟米。这是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的极端表现,意味着货币体系彻底崩溃,人们回归到以物易物或以贵金属换取生存物资的原始状态。

3. 现代汉语翻译

(由于王莽混乱的货币政策、严酷的刑罚、繁重的徭役以及灾人祸)最终导致下所有物资的价格都疯狂上涨,以至于一斤黄金只能买到一斛粟米。

二、文章内容介绍与主旨

1. 文章内容介绍

《汉书·食货志》是班固系统记述西汉经济制度、财政政策和民生状况的专章。“万物卬贵”这一结论,出现在描述王莽新朝统治末期的部分。班固详细记述了王莽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复古改制,尤其是频繁而混乱的货币改革,将西汉积累的社会经济基础摧毁殆尽的。

其过程可以概括为:

· 根源: 王莽强行推行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宝货制”,频繁更换货币,导致货币信用破产。

· 催化: 采用严刑峻法来推行新政,使大量百姓和官吏因触犯金融禁令而沦为罪犯或奴隶,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 加剧: 对外战争消耗巨大,横征暴敛;灾(旱灾、蝗灾)频发;官吏系统腐败,趁机盘剥。

· 结果: 农业、手工业破产,商品流通停滞,货币体系彻底失灵,最终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恶性通货膨胀,社会秩序崩溃,人口锐减,下大乱。

2. 主旨

班固通过“万物卬贵”这一触目惊心的记载,深刻地揭示了“人祸”重于“灾” 的道理。其核心主旨在于:

· 批判脱离实际的经济政策:统治者如果无视客观经济规律,仅凭个人意志和复古理想强行改革,必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 揭示货币信用的极端重要性:货币的价值根基在于国家和社会的信用。朝令夕改、滥发货币、强制推行,最终会摧毁信用,使货币沦为废铁,经济退回原始状态。

· 强调执政以民为本:当政策使得“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时,社会的总崩溃也就不可避免了。经济政策的最终检验标准是民生。

三、结合现实论述

“万物卬贵”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年前,但它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古今中外经济危机的共通逻辑,对当今社会有着极强的警示意义。

1. 对现代货币政策和政府信用的警示

王莽的“宝货制”与现代国家掌握的货币发行权有相似之处。他的失败告诫我们:

· 货币信用是经济的基石:现代法币的本质是国家信用。如果政府滥发货币(即量化宽松过度),或政策朝令夕改,就会动摇这一信用根基,引发通货膨胀。

· 案例对比: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津巴布韦、近年的委内瑞拉等,都因政府无节制印钞以弥补财政赤字,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出现了“钞票不如纸贵”的现象,与“黄金一斤易粟一斛”何其相似。这提醒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审慎至关重要。

2. 对“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关系的反思

王莽试图用强大的行政力量(看得见的手)完全取代市场规律(看不见的手),结果一败涂地。

·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应是制定规则、维护公平、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当“看得见的手”伸得太长、管得太死,就会抑制市场活力,造成“农桑失业,食货俱废”的现代版本——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风险。

3. 对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的启示

王莽时期“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的状况,相当于极端化的“政策不确定性”。

· 营商环境与民生保障: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投资、规划和生产的信心来源。如果法规变动不居,税费徭役(可类比为现代的各种负担)烦剧,民众和企业就会无所适从,最终选择躺平或逃离,导致经济活力下降。

· 公平与效率:王莽的改革初衷或影均贫富”的理想色彩,但执行中却造成了“吏用苛暴立威,侵刻民”的后果。这提醒我们,任何改革都必须注重程序正义和实际效能,否则良好的初衷也可能结出恶果。社会的稳定建立在民生的保障之上,当“贫者无以自存”时,动荡也就不远了。

结论:

“万物卬贵”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崩溃模型。它告诉我们,经济的繁荣有赖于信用的稳定、政策的可预期以及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当权者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怀有对规律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怀,否则,那些躺在史书中的冰冷数字——“下户口减半”、“物价昂贵”——就可能以新的形式在现实中重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汉书》中的这声叹息,至今依然振聋发聩。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pmxs.net)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穿书之反派求求你不要再向我表白了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我是三羊) 菜地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大佬 死神之御风刀 韩定食 村中修仙,解析万物创万法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NBA:执教勇士,邓肯感到不安 世子威武 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 小罗的神奇宝贝之旅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剑荡诸天万界 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 四合院重生从51年何雨柱开始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全民求生,榜一她总是不看路 飒!害她花柳病惨死,重生贵女杀疯了
经典收藏 大雪满风刀 步步惊唐 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大唐之神童降临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战狼兵王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西游:贫僧又破戒了 三国之袁氏败家子 东汉末年生存记 大明疯皇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此去安都两万里 我的葡萄牙帝国 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最近更新 大魏第一武卒 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一把大狙闯大明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开局流放南荒,激活签到爆兵系统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大唐腾飞之路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呢喃诗章 三国:西凉狼王 箱子里的山海经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