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网游反派重生记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布衣枭雄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步步惊唐 沈家大小事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章 第5节6 拔bá,“拔二十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拔bá,攻取。《史记·魏公子列传》:“拔二十城。”

我们来全面解析《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拔二十城”这个典故。

一、 故事原文与上下文

“拔二十城”并非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结尾,对信陵君威震下盛况的一段总结性描述。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了解其上下文。

原文节选(《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注释:

1. 拔: 攻占,攻克。

2. 二十城: 二十座城池。此为虚指,形容数量之多,并非精确数字。

3. 河外: 战国时指黄河以南地区。

4. 蒙骜(ào): 秦国名将,蒙恬的祖父。

5. 函谷关: 秦国东部的雄关要塞,是秦国与东方六国的门户。

6. 行金万斤: 使用万斤黄金进行贿赂。这是夸张的法,意指耗费巨资。

7. 晋鄙客: 魏国老将晋鄙的门客。信陵君曾“窃符救赵”,击杀晋鄙,故其门客怀恨在心。

8. 毁: 诽谤,诋毁。

9. 南面而王: 古代帝王面朝南而坐,代指称王。

10. 谢病: 推脱有病。

11. 醇酒: 味道醇厚的酒,指美酒。

12. 东郡: 秦统一过程中设置的一个郡,范围大致在今河南、山东交界一带。

二、 白话翻译

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河外大败秦军,赶跑了秦将蒙骜。于是乘胜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压制住秦军,使得秦军不敢再出关。在这个时候,信陵君的威名震动下。各诸侯国的门客进献兵法,信陵君都题上自己的名字,所以世人俗称这些兵书为《魏公子兵法》。

秦王对此非常忧虑,于是派人携带万斤黄金到魏国,寻找到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公子流亡在外十年,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位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公子也想趁这个机会面南称王,诸侯们畏惧公子的威望,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魏王。”秦国又多次派人施行反间计,假装不知情而来祝贺公子,问他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听到这些诽谤言论,不能不相信,后来果然派人代替了信陵君的上将军职务。

信陵君自己知道再次因为谗言诽谤而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再上朝,与门下宾客整日饮宴,痛饮美酒,沉溺于女色。这样日夜纵情酒色长达四年,最终因饮酒过量患病而死。同一年,魏安厘王也去世了。

秦国听信陵君死了,就派大将蒙骜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池,开始设置东郡。此后,秦国逐渐像蚕吃桑叶一样侵占魏国领土,十八年后,俘虏了魏王,攻破并血洗了魏都大梁。

三、 典故背景

这个典故的背景是战国末期“合纵连横”的宏大历史图景。

1. 信陵君其人: 魏公子无忌,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四公子之首。他以“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三千。他最大的功绩是“窃符救赵”,在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军,延缓了秦灭六国的进程。

2. 合纵攻秦: 在“窃符救赵”后,信陵君因杀死晋鄙而不敢回国,在赵国客居十年。后秦国不断攻打魏国,魏王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回国后,被任命为上将军,他派出使者联络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钦佩他的威望和才能,纷纷派兵支援。信陵君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大破秦军于河外,并乘胜追击至函谷关,创造了战国末期对秦作战最辉煌的一次胜利。这就是“公子威振下”的背景。

3. 秦国的反间计: 秦国在军事上无法正面击败信陵君,便使用其惯用伎俩——反间计。他们利用魏王对信陵君功高震主的猜忌心理,以及“窃符救赵”时结下的旧怨(晋鄙门客),成功离间了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

4. 悲剧结局: 信陵君被废黜后心灰意冷,纵情酒色而死。他一死,魏国失去了最后的支柱,秦国立刻卷土重来,“拔二十城”就是魏国崩溃的开始,也标志着东方六国再无人能有效组织抗秦力量。

四、 寓意与启示

“拔二十城”这个典故,其核心寓意在于 “自毁长城”。

1. 人才是国家之根本: 信陵君一人存,则秦国不敢东出函谷;信陵君一人死,则魏国二十城顷刻易主。这深刻地揭示了核心人才对于国家安危的极端重要性。他是魏国抵御强秦的“长城”。

2. 猜忌内耗是灭亡之因: 魏国的失败,并非亡于强秦的武力,而是亡于内部的猜忌、诽谤和君王的昏聩。在外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内部的团结远比外部的威胁更致命。魏王因猜忌而自毁栋梁,是典型的“亲者痛,仇者快”。

3. 信息战与心理战的威力: 秦国不靠刀剑,而靠黄金和谣言,就轻松地瓦解了强大的五国联盟,除掉了心腹大患。这体现了“攻心为上”的战略思想,警示后人要警惕外部的舆论攻击和信息渗透。

五、 结合现实论述

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在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镜鉴意义。

1. 组织管理与人才观:

· 对于一个企业或团队而言,核心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就如同当年的“信陵君”。管理者(“魏王”)能否信任、善待和用好这些人才,直接决定了组织的竞争力。如果领导层听信谗言,搞内部斗争,排挤真正做事的人才,其结果必然是核心竞争力丧失,在市场(“秦国”)的进攻下一败涂地。“拔二十城”在商战中,就相当于市场份额急剧萎缩,核心技术被对手攻破。

2. 国家发展与战略安全:

· 在全球化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如何吸引、留住和善用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学者,避免“人才外流”,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同时,也要警惕外部势力通过舆论、间谍等手段进行的分化、瓦解和“挖墙脚”行为。维护内部团结,坚定核心团队的凝聚力,是抵御一切外部风险的基础。

3. 个人修养与处世之道:

· 从个人角度看,这个故事告诫我们:

· 对于领导者: 要有知人之明和容人之量,要能分辨忠奸,不被流言蜚语所迷惑。信任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石。

· 对于被领导者: 在取得成就时,要懂得功高震主的风险,学会谦逊和沟通,避免引来无赌猜忌。

· 对于每一个人: 要认识到谣言和诽谤的巨大破坏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一个健康、信任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结论:

“拔二十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片段,更是一个沉痛的政治寓言。它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个集体,无论曾经多么强大,一旦开始猜忌内耗,失去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它的衰败和灭亡也就为时不远了。在当今时代,重温这个典故,就是要我们时刻警醒,珍惜人才,维护团结,筑牢我们自己的“长城”。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pmxs.net)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太上道门 全民求生,榜一她总是不看路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死神之御风刀 从杂役开始纵横洪荒 韩定食 东汉末年生存记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帝少诱妻:早安,君夫人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万物为契 诸天之九门楼 王者:我!全职通天代 玄学王妃换嫁虐渣,疯批世子爷夜夜求哄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重生八零管家媳
经典收藏 乱世 开局八百死士 陌楚 朕,九五至尊,立志砍死太上皇!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一梦南唐 大明疯皇 此去安都两万里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海宇龙图经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世子无双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三国之召唤时代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我在宋朝讲科学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乱世扬明
最近更新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赵聪的一生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大唐十万里 中世纪崛起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呢喃诗章 尘埃山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秦时小说家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