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历史名人

云影流光

首页 >> 笑谈历史名人 >> 笑谈历史名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剑问天涯 成就仙帝,全靠师妹努力 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 出售未来 心城久久 玄火神尊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大国军垦
笑谈历史名人 云影流光 - 笑谈历史名人全文阅读 - 笑谈历史名人txt下载 - 笑谈历史名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小说

第114章 张衡:东汉科技界的“斜杠青年”,古代全能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各位看官,今咱们要聊的这位老兄,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六边形战士”——他要是活在今,朋友圈定位可能是“文台台长\/地震局局长\/机械工程师\/文学家\/画家\/地理学家”,还顺手在微博开了个科普账号,粉丝量分分钟破千万。没错,这位东汉时期的“跨界顶流”,就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不过,您要是以为他只是个严肃的科学家,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爷的趣闻轶事,简直能编成一部《古代科学家的快乐生活指南》。

一、少年才的“叛逆青春”:别人家孩子都在背《论语》,他在琢磨星星为啥眨眼

张衡出生在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老家在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这地方可不简单,号称“帝乡”,光武帝刘秀的老乡,出过不少牛人。但张衡时候,家里人可没少为他操心——别人家孩子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背“学而时习之”,这位哥却蹲在院子里盯着星空发呆,还时不时蹦出一句:“爹,您北斗七星会不会哪集体罢工不指方向了?”

据《后汉书》记载,张衡“少善属文”,但更擅长“不务正业”。他年轻时最爱干两件事:一是观察自然现象,比如对着彩虹研究光学原理(虽然当时还没这词儿),二是捣鼓各种玩意儿。家里给他请的教书先生,常常哭笑不得:“张同学,您背《诗经》时能不能别偷偷在袖子里画浑仪草图?”

最绝的是,十六岁那年,同龄人都在准备科举(东汉桨察举制”),张衡却背着包袱来了场“走就走的旅斜。他一路逛到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边考察风土人情边写游记,后来还根据见闻写了本《西京赋》。您猜怎么着?这篇赋把长安城的繁华写得跟科幻大片似的,什么“宫殿巍峨耸入云,车马喧嚣似雷鸣”,连当时的文坛大佬都惊掉下巴:“这子年纪轻轻,咋连下水道布局都观察得这么仔细?”

二、职场初体验:当公务员不如回家造仪器,汉安帝看了直挠头

按常理,像张衡这样的学霸,早该被朝廷征召当官了。可他偏不——二十多岁时,面对地方官举荐的“孝廉”名额,他直接摆手:“不去不去,我还没研究明白月亮的阴晴圆缺呢!”直到公元111年,汉安帝亲自下诏:“张衡同志,朕听你既能写文章又能搞发明,速来洛阳上班!”这才把他“请”进了体制内。

不过,张衡的职场生涯堪称“佛系公务员”的典范。他先是被安排了个“郎直的闲职(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团实习生),后来升任“太史令”——这个职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管文历法、图书档案的“技术型干部”,工资还不高。同事们都替他不值:“老张啊,你这么大的学问,咋不去当个太守捞点油水?”张衡却乐呵呵地:“当太守多累啊,还得批公文。我这儿研究星星多好,还能光明正大造玩具(指仪器)。”

事实证明,汉安帝这任命堪称“史上最值”。张衡在太史令任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干了三件大事:造浑仪、发明地动仪、写《灵宪》。其中浑仪堪称“东汉版文馆”,是个铜铸的球体,上面刻着日月星辰,用水力驱动旋转,一转一圈,精准得让围观群众直呼“神仙手段”。而地动仪更绝——八条龙对着八个方向,嘴里叼着铜球,哪个方向地震了,对应的龙嘴就会“咔嚓”吐球,连地震波的传播方向都能大致判断。要知道,欧洲人直到18世纪才造出类似的东西,比张衡晚了足足一千五百年!

三、科学家的“隐藏技能”:写赋比写论文还溜,画地图比GpS还准

您以为张衡只会捣鼓仪器?那可太看他了!这位爷还是东汉文坛的“顶流作家”,尤其擅长写赋(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他的代表作《二京赋》,把长安和洛阳的繁华写得跟VR全景似的,从皇宫建筑到市井吃,从皇家仪仗到百姓生活,细节丰富到连卖胡饼的大爷都忍不住吐槽:“张先生,您咋连我摊位上每卖多少个饼都写进去了?”

更绝的是,张衡还兼职“地理学家”和“画家”。他绘制的《地形图》,精确标注了山川河流的位置,连现代考古学家研究汉代地貌都得参考他的图。据有一次皇帝问他:“爱卿啊,朕想知道益州(今四川一带)的山有多高?”张衡当场掏出地图比划:“陛下,这岷山啊,比洛阳的北邙山还高出两丈,山顶终年积雪,猴子爬上去都得喘气!”皇帝听完一拍大腿:“靠谱!”

当然,张衡也没忘了本职工作。他通过长期观测象,提出了“浑”(认为像个鸡蛋壳包着地球,比“盖”更科学),还在《灵宪》里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月光是太阳照的,当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月亮就黑了。”这解释放在今看当然不完美,但在两千年前,绝对算得上“宇宙级科普”。

四、职场风波:拒绝站队“学术造假”,和宦官斗智斗勇

张衡的耿直性格,在官场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东汉时期,宦官势力猖獗,朝堂上乌烟瘴气。有些大臣为了巴结宦官,甚至搞起了“学术造假”——比如谎报祥瑞(比如突然冒出个“麒麟”其实是鹿披了彩布)、篡改文记录(比如日食硬成吉兆)。张衡看不下去了,直接上书汉顺帝:“陛下,文现象自有规律,不能瞎编!那些‘降祥瑞’的,多半是想骗赏钱!”

宦官们一听急了:“张衡这老子,敢拆我们台!”于是联手给他使绊子,造谣他“私造仪器,心怀不轨”。有一次,一个宦官当着皇帝的面阴阳怪气:“张太史啊,听您那地动仪能测地震,可最近陇西地震了,它咋没反应呢?”张衡淡定回怼:“回大人,陇西地震是十前的事,地动仪当就吐球了,只是消息传到洛阳需要时间。要不您派人去陇西问问,是不是真有地震?”后来一查,果然陇西确实地震了,宦官们当场哑火。

不过,张衡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到了晚年,他干脆给皇帝写了篇《应间》,大意是:“我啊,就是个搞科研的,你们别老拿政治事儿烦我。我就想安静地造我的仪器,写我的文章。”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原则——汉顺帝问他谁适合当尚书,他直言:“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就算再会来事,也不能用!”

五、晚年趣事:临终前还在改设计图,徒弟们边哭边记笔记

公元139年,张衡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二岁。据他的徒弟们回忆,老爷子临终前还在病床上嘟囔:“那个浑仪的齿轮……得再打磨一下……地动仪的龙嘴……得换更响的铜球……”徒弟们一边抹眼泪一边记笔记,生怕漏了哪个细节。

更感饶是,张衡去世后,他的仪器差点失传。幸好他的徒弟崔瑗等人拼命保护,才把浑仪和地动仪的图纸留了下来。可惜后来历经战乱,地动仪的原物没能保存至今(现在博物馆里的是根据古籍复原的模型),但张衡的科学精神,却像星星一样永远闪耀。

尾声:如果张衡活在今……

想象一下,如果张衡穿越到现代,他会是什么样?

- 在实验室里,他可能正对着3d打印机捣鼓新型地动仪传感器;

- 在社交媒体上,他开着账号@张衡科学,科普文写得比网红还幽默:“朋友们,今教大家认北斗七星——记住,勺子口的两颗星连起来延长五倍,就能找到北极星,迷路也不怕!”;

- 在两会提案里,他大概会呼吁:“建议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别老想着造网红景点,多造几个观星台!”

这位东汉的“斜杠青年”用一生证明:真正的牛人,从来不是只懂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像张衡这样——仰望星空时浪漫,脚踏实地时严谨,玩得了科学,写得了文章,还能在官场里守住底线。下次再看到地震新闻,别忘了给老祖宗张衡点个赞:没有他,我们可能至今还觉得地震是“老爷发怒”呢!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m.pmxs.net)笑谈历史名人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网游之圣骑威武 传奇私服之最强钻石 矩阵生存:每天一个随机宝箱 柯南世界里的巫师 割发断亲后,全家醒悟我绝不原谅 重生从甩掉班花开始 忘弃仙 诸天之九门楼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转生成猫,我在无神世界扮演神明 全球升级:我觉醒了百万属性点 英灵君王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末世天灾:囤积女神空间百亿物资 逻各斯之主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遭遇背叛后,我觉醒神医传承 殿下他偏要以婚相报 流量型前锋,复兴慕尼黑1860 二次元王座
经典收藏 我于人间立长生 洪荒:吾乃紫霄门徒 重生后我只想逃离宗门 寻南记 洪荒之玉皇大帝 沙漠领主:开局随机超神级天赋 忘弃仙 仙为仆,帝为奴,满宗弟子皆离谱 天女散花传 关于我转生成猫这件事 村中修仙,解析万物创万法 真灵路 陌南辰再见 梦回万古:穿梭古今的征途 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 神魔之杀戮纵横 克系世界里的奥特曼 一剑绝世 我有一座魔神网吧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最近更新 不死战神:不败传说 两界修仙,从一脚踩爆金丹期开始 圣殇天狱 假丹重生:这世我要稳健修仙 邪鼎 混沌霸天诀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万象戒:我靠空间异能收遍诸天奇 魔门送葬:开局被女帝逆推 震惊!邪修头子,竟是我家师妹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丹御九霄 躺赢仙途:我的咸鱼系统逼我无敌 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 武神伐仙 浪战星海 万界:掌控游戏 通天仙录 转生成猫,我在无神世界扮演神明 蛊道无常
笑谈历史名人 云影流光 - 笑谈历史名人txt下载 - 笑谈历史名人最新章节 - 笑谈历史名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