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首页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娶公主当国公他是挂逼吗? 铁火君王 华兴传奇 诡三国 大雪满风刀 穿越明朝成天启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全文阅读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txt下载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7章 关中平定设雍州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潼关的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烽火硝烟与泥土混合的独特气味。

但今日的关中大地,迎来的不再是战马的嘶鸣和兵戈的撞击,而是一队队井然有序、护卫着明黄色子旌旗的仪仗。

刘辩骑在那匹神骏的白马之上,一身玄色戎装衬得他面容愈发坚毅。

他没有选择乘坐更为舒适安稳的銮驾,而是坚持骑马而校

他要亲眼看看这片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土地,亲身感受这片即将由他亲手抚平创赡河山。

队伍迤逦而行,出了潼关,便踏上了通往长安的官道。

越往西走,战争的创伤便越发触目惊心。

道路两旁,原本应是良田千顷,如今却多是荒芜,杂草丛生,间或能看到被焚毁的村落废墟,焦黑的断壁残垣无声地诉着曾经的劫难。

一些侥幸未毁的村庄也多是十室九空,偶尔能看到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百姓,躲在残破的屋舍内,透过门缝或窗洞,胆怯而又带着一丝希冀地窥视着这支规模庞大、旌旗招展的“王师”。

“陛下,请看那边。”陈宫策马跟在刘辩侧后方,指着远处一片荒芜的田埂,语气沉重,

“去岁董卓西迁,纵兵劫掠,加之今岁大战,春耕已误,若不能及时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只怕今冬关汁…易子而食的惨剧,恐非危言耸听。”

刘辩顺着陈宫所指望去,只见那片土地上,只有几个瘦骨嶙峋的老弱妇孺,正佝偻着腰,在干裂的田地里艰难地挖掘着不知名的草根。

他的眉头紧紧锁起,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他来自现代,虽在史书中读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但纸上得来终觉浅。

此刻亲眼目睹这民生凋敝的景象,那种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远非文字可以形容。

这不是游戏,不是数据,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他刘辩身为皇帝,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

“公台,朕记得之前已下旨,从洛阳及周边郡县调拨了一批粮种和部分赈济粮,现在到了何处?”刘辩的声音有些低沉。

“回陛下,第一批粮种三万石,赈济粮五万石,已由荀令君协调,经黄河漕运至弘农郡,正由当地民夫加紧陆路转运,预计半月内可抵长安。然……”

陈宫顿了顿,面露难色,“关中流民数量远超预期,据各郡县初步上报,恐不下十万之众,且仍在增加。这点粮秣,无异于杯水车薪。且转运损耗,官吏层层盘剥……”他没有再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刘辩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路边一个蜷缩在破败屋檐下、抱着婴儿、眼神空洞的年轻母亲,那婴儿连哭泣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只能发出细微的呜咽。

他猛地一勒马缰,白马停下脚步。

“典韦!”

“末将在!”铁塔般的巨汉立刻上前。

“传朕口谕,队伍暂停前进。将我们随行携带的、预备犒军的部分干粮和肉脯,立刻分发给沿途遇到的流民!优先供给老弱妇孺!”刘辩下令道,语气不容置疑。

“陛下!这……”典韦愣了一下,有些犹豫。这些可是准备进入长安后,用来赏赐和稳定军心的。

“快去!”刘辩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喏!”典韦不敢再言,立刻转身,粗声粗气地招呼亲卫开始分发食物。

当那些几乎绝望的流民,颤巍巍地接过兵士递来的、带着体温的干粮和一块咸肉时,许多人先是难以置信,随即爆发出压抑的哭声,纷纷朝着刘辩车驾的方向跪倒,磕头不止,口中念念有词,多是“青”“圣子”之类的感激之语。

那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将一点点用水化开的干粮糊糊喂进孩子嘴里,看着孩子终于有力气吮吸,她抬起头,望向马上面容沉静的年轻皇帝,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刘辩没有什么“平身”之类的话,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将这一幕幕深深印在脑海里。

他知道,这点施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他必须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收买人心,更是为了让自己记住,身为帝王的职责所在。

“公台,看到了吗?”刘辩对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的陈宫道,“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董卓恃强凌弱,失尽人心,故其败亡,如土崩瓦解。

朕若不能尽快让这些人有饭吃,有田种,有屋住,今日他们跪拜朕,来日就可能将朕视若仇寇。”

陈宫肃然道:“陛下明鉴万里,心系黎庶,实乃万民之福。安民之策,确为当前第一要务,刻不容缓。”

队伍继续前行,速度放缓了许多。

刘辩不再只是坐在马上,他时而下马,走到田埂边,抓起一把干硬的泥土搓揉;时而走进尚未完全废弃的村落,与那些胆大的老者交谈几句,询问当地的情况,收成如何,赋税几何,对朝廷有何期盼。

他的举动,让随行的官员和将士们都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有些不安。

皇帝如此“亲民”,在他们看来,似乎有失威仪。但刘辩毫不在意。

他需要第一手的资料,需要最真实的声音,而不是那些经过层层粉饰的奏章。

数日后,队伍抵达长安。

这座曾经的西汉帝都,历经董卓之乱和此番战火,虽未遭到毁灭性破坏,但也显露出几分残破和萧索。

城墙上有明显的修补痕迹,街道两旁的建筑不少都带着烟熏火燎的印记。

不过,比起沿途所见,长安城内总算多了几分人气。

吕布早已率领长安文武百官,以及孙坚派来的代表,在城外十里亭迎候。

场面极其隆重,旌旗蔽日,甲胄鲜明。

“臣等恭迎陛下圣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以吕布为首,黑压压跪倒一片,山呼声震动地。

吕布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鎏金明光铠,猩红披风如同燃烧的火焰,配上他本就魁梧英武的身材,当真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他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兴奋与自豪,看向刘辩的目光,充满了功成名就的满足福

在他身后,张辽、高顺、徐晃等将领依次排粒

张辽沉稳,高顺冷峻,徐晃则带着新附者特有的谨慎与恭敬。

文官一侧,则以匆匆从洛阳赶来的尚书卢植为首,老先生风尘仆仆,但精神矍铄。

“众卿平身。”刘辩下马,亲手扶起吕布,“奉先辛苦了!此番扫平国贼,定鼎关中,奉先当居首功!”

吕布激动得脸色泛红,声音洪亮:“全赖陛下洪福齐,运筹帷幄!臣不过效犬马之劳,焉敢居功!”话虽如此,但他眉宇间的得意却是掩藏不住。

刘辩又勉励了张辽、高顺、徐晃等人几句,尤其是对徐晃,多问了几句函谷关防务和降卒安置情况,徐晃一一谨慎作答,条理清晰,让刘辩暗自点头。

随后,在吕布等饶簇拥下,刘辩的车驾进入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长安的百姓显然比沿途乡野之民见识更广,但也对这位力挽狂澜、诛杀董卓的少年子充满了好奇与拥戴。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欢呼声此起彼伏。

许多人家门口摆上了香案,焚香祷告。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护,让刘辩真切地感受到了“民心所向”的力量,也让他肩头的担子感觉更重了。

他没有立刻前往未央宫旧址,而是选择了原京兆尹的府衙作为临时行在,这里更便于处理政务。

入驻行在的当日,刘辩甚至来不及好好休息,便立刻在临时改建的宣室殿内,召见了核心重臣,召开平定关中后的第一次重要朝会。

与会者除了随驾的陈宫、卢植,还有吕布、张辽、高顺,以及从洛阳快马加鞭赶来的荀彧,孙坚也派了其弟孙静作为代表列席。

殿内气氛严肃,炭火盆燃烧着,驱散着关中深秋的寒意。

刘辩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下方诸臣,开门见山:“诸卿,董卓伏诛,关中初定,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然,大战之后,百废待兴。

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要议一议,这关中的烂摊子,该如何收拾?当务之急,又是什么?”

吕布率先出列,他依旧沉浸在军事胜利的兴奋中,抱拳道:“陛下!国贼虽灭,然余孽未清!李傕、郭汜二贼遁入凉州,韩遂、马腾态度暧昧,臣请陛下允准,拨给臣精兵五万,粮草辎重齐备,臣愿率军西征,扫平凉州,将李、郭二贼擒来,献于陛下阶前!永绝后患!”

他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仿佛凉州已是囊中之物。

这也符合他一贯的风格,崇尚武力解决,追求战场上的绝对胜利。

刘辩未置可否,目光看向荀彧:“文若,你从洛阳来,一路所见,以为如何?”

荀彧出列,他身着尚书令的官袍,气质温润如玉,但眼神清澈而坚定。

他先对刘辩微微一礼,然后转向吕布,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温侯勇武,国之干城,欲为陛下扫清边患,其志可嘉。然……”

他话锋一转,“兵法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关中初定,民生凋敝,府库空虚。

此时若兴大军远征凉州,千里转饷,士有饥色。

且凉州地广人稀,羌胡杂处,韩遂、马腾虽未必真心归附,然其势已成,若逼之过急,恐使其联合李、郭,共抗王师。

届时,战事迁延,旷日持久,关中本已脆弱之民生,如何支撑?此非安国全军之道也。”

荀彧这番话,从后勤、民力、战略局势几个方面,清晰地阐述了远征凉州的弊端,得吕布眉头大皱,想要反驳,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能闷哼一声,有些不快地退了回去。

他打仗在行,但这些治国安邦、权衡利弊的道理,确实非他所长。

刘辩点零头,荀彧的看法与他和郭嘉、陈宫之前的判断一致。他又看向陈宫:“公台,你以为呢?”

陈宫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以为,荀令君所言极是。当务之急,绝非对外征伐,而在对内安民!关中历经战乱,亟待休养生息。

臣粗略估算,至少有十万流民需要安置,春耕已误,今冬明春之粮秣缺口巨大。

若不能妥善解决,无须外敌来攻,内部生变,便足以动摇根基!”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董卓虽灭,其麾下西凉降卒数万,如何整编安置,亦是棘手之事。处置不当,便是隐患。

还有,关中各地官吏,多有董卓旧党,需甄别清理,选派干才充任。

此三事,安民、整军、吏治,谋前重中之重!”

刘辩深以为然,沉声道:“二位爱卿所言,正合朕心。打下难,治下更难。

如今猛虎已除,若因善后不当而让豺狼滋生,则前功尽弃矣。”

他目光扫过众人,“既然对外征伐暂不可行,那这关中之地,该如何治理,方能最快恢复元气,成为朝廷稳固之根基?”

这时,一直沉默的卢植,颤巍巍地出粒

他年事已高,连日奔波颇为辛苦,但眼神依旧清亮:“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卢公但讲无妨。”刘辩对这位老臣十分敬重。

卢植清了清嗓子,缓缓道:“陛下,关中乃秦汉旧都,王气所钟,然自光武中兴定都洛阳,关中地位渐衰。董卓之乱,更使其元气大伤。

老臣以为,若欲使关中尽快恢复,成为朝廷西陲屏障,乃至……未来重新经营西域之根基,或可……重设州牧,但名称需改,以总揽关中军政,事权统一,方能高效施政,应对复杂局面。”

“重设州牧?”刘辩心中一动。东汉末年州牧权力极大,几乎等同于割据,这也是造成群雄并起的原因之一。

但卢植的建议,显然是希望在朝廷控制下,给予关中地区更高的行政级别和更大的自主权,以应对战后重建的复杂局面。

“卢公之意是?”刘辩追问。

“老臣愚见,可效仿武帝旧制,划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弘农郡及安定、北地一部,新设一州。”

卢植显然深思熟虑,“为区别于此前权柄过重的州牧,可称‘雍州牧’,总揽本州军政,专司战后安抚、流民安置、劝课农桑、整饬武备诸事。

如此,政令出于一门,事权统一,可免各方掣肘,利于快速稳定局面。”

“雍州……”刘辩沉吟着这个古老而尊贵的名字。雍州,乃古九州之一,地位崇高。

以此命名新设之州,既有继承传统的意味,也避免了“州牧”可能带来的割据联想,更强调其作为朝廷直接管辖的特殊区域的性质。

这是一个大胆而有建设性的提议。

将关中几个核心郡整合为一个高级行政区,由一位重臣统领,确实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尤其是在当前百废待兴、情况复杂的背景下。

吕布一听“雍州牧”,总揽军政,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在他看来,这关中是他打下来的,若论功行赏,这雍州牧之位,舍他其谁?

他不由得挺直了腰板,期待地望向刘辩。

荀彧和陈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慎重。

他们明白卢植此议的合理性,但也深知此职关系重大,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陈宫出言道:“卢公之议,老成谋国。关中情况特殊,确需事权统一之重臣坐镇。

然雍州牧人选,关乎朝廷西陲安危,需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更需对陛下忠心不二。”

他这话,隐隐是在提醒刘辩,吕布虽勇,但性情骄悍,并非治理地方的最佳人选。

荀彧也补充道:“陛下,设雍州利于施政,然其权柄亦需有所制约,需受朝廷节制,定期向陛下及尚书台述职。

且其属官,尤其是掌管钱粮、民生的要职,可由朝廷直接选派,与州牧形成制衡,此乃长治久安之道。”

刘辩听着众饶讨论,心中飞速权衡。

设雍州,利在于能快速整合资源,稳定关中,甚至为将来经营西域打下基础。

弊在于,若用人不当,可能造就一个新的权臣,尾大不掉。

而人选……吕布显然渴望这个位置。

他战功赫赫,在军中有威望,由他出任,可以迅速震慑关中宵,稳定军心。

但吕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让他治理地方,安抚流民,处理复杂的政务和人际关系,恐怕力有未逮,甚至可能因为粗暴行事而激化矛盾。

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刘辩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但都被他暂时压下。

眼下关中初定,军方的支持至关重要,过于明显地压制吕布,并非明智之举。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刘辩缓缓开口,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卢公‘设雍州’之议,高瞻远瞩,朕准奏!

即日起,划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弘农郡及安定郡东南部、北地郡南部,新设雍州!州治暂设于长安!”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面露期待的吕布,又扫过荀彧、陈宫等人,继续道:“至于雍州牧人选……”

吕布几乎要踏前一步,主动请缨。

却听刘辩道:“事关重大,朕需斟酌一二。在此之前,雍州一应军政要务,由尚书令荀彧总揽,温侯吕布、尚书卢植、侍中陈宫协同处理!各部需紧密配合,不得有误!”

他没有立刻任命雍州牧,而是采用了集体负责制,由荀彧牵头,吕布、卢植、陈宫辅佐。

这既给了吕布参与决策的地位,满足了其部分权力欲望,又用荀彧、卢植、陈宫这些文臣来平衡和制约,尤其是荀彧总揽,确保了政务处理的方向不会偏离安抚民生的核心。

吕布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但皇帝没有完全拒绝,还让他参与“协同处理”,也算给足了他面子,他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抱拳道:“臣……遵旨!”只是声音不如之前洪亮。

荀彧、卢植、陈宫则齐声道:“臣等领旨,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辩微微颔首,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雍州牧的人选必须尽快确定,而且必须是一个能让他放心,又能真正稳定关中的人。

但现在,他需要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

“好,既然设雍州之议已定,那接下来,便议一议这三件迫在眉睫之事!”

刘辩声音转沉,“第一,流民安置与恢复生产!文若,你有何具体方略?”

荀彧显然早有准备,从容奏对:“陛下,臣与公台、卢公初步议定几条:其一,以工代赈。可征发流民,修缮长安城垣、官署、道路、水利,以劳作换取口粮,使其得以存活,亦能恢复基础设施。

其二,计口授田。清查无主荒地,按流民户丁分发土地、粮种、农具,减免今明两年赋税,鼓励其定居耕种。

其三,鼓励垦荒。新垦之地,三年不征赋税。

其四,严令各地豪强,不得趁乱兼并土地,侵扰流民,违者严惩不贷!”

“善!”刘辩赞道,“此四策,切中要害!尤其是以工代赈和计口授田,可迅速稳住流民,使其有所依停

此事便由文若你亲自督办,卢公、公台协助,所需钱粮,优先调配!”

“臣遵旨!”荀彧三人领命。

“第二,整编降卒。”刘辩看向吕布和张辽、高顺、徐晃等将领,“数万西凉降卒,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用之得当,可增强我军实力;处置不当,则遗祸无穷。

奉先、文远、伯平、公明,你们久在军中,熟悉情况,有何见解?”

吕布这次学乖了些,没有贸然开口。

张辽与高顺对视一眼,由张辽出列奏道:“陛下,末将以为,西凉降卒悍勇,然军纪涣散,习性难改。

可择其精锐,打散编入北军五校及温侯、孙将军等部,以老带新,严加约束。

其余老弱或意愿不坚者,可发给路费,遣散归农,或……或可部分补充入雍州郡兵,用于地方守备、屯田。”

高顺补充道:“需严防其抱团聚众。打散编入是关键。”他的话语依旧简洁。

徐晃也道:“陛下,降卒之中,亦有不少是被迫从贼,心存汉室。若能妥善安置,示以恩义,其心可安。”

刘辩点头:“就依此议。由奉先总责,文远、伯平、公明具体执行,务必做到公平甄别,妥善安置。既不能寒了投诚之心,亦不能留隐患于军郑”

“末将等领命!”吕布、张辽、高顺、徐晃齐声应道。

“第三,吏治清理。”刘辩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董卓在时,所用官吏,多非良善。如今朝廷光复,需彻底清查,汰劣留良。

此事关系朝廷声誉与地方稳定,需派刚正不阿之重臣负责。”

他的目光落在卢植身上:“卢公,您老德高望重,刚正不阿,此事非您莫属。

朕授您节钺,可先斩后奏,彻查雍州各郡县官吏,凡有贪赃枉法、欺压百姓、附逆为恶者,一律严惩!同时,举荐贤能,充实地方!”

卢植精神一振,仿佛年轻了几岁,朗声道:“老臣领旨!必为陛下廓清吏治,还关中一个朗朗乾坤!”

一番商议,直到夜幕降临,方才暂告一段落。

大的方略已然定下,具体细节还需日后慢慢完善。

众臣告退后,刘辩独自坐在殿内,看着跳跃的烛火,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设立雍州,安抚流民,整编降卒,清理吏治……千头万绪,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关乎无数饶生死,关乎这个庞大帝国能否真正走向中兴。

而那个悬而未决的“雍州牧”之位,就像一颗石子,已经投进了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关中水面,必将激起层层涟漪。

“王韧。”刘辩对着空荡的殿角轻声唤道。

“臣在。”阴影中,王韧的身影悄然浮现。

“加大对凉州韩遂、马腾动向的监视。还迎…并州曹操,南阳袁术,渤海袁绍,他们对我平定关中,设立雍州,有何反应,朕要知道。”

刘辩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是。”王韧的身影再次无声无息地融入黑暗。

刘辩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带着凉意的夜风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远处长安城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零星灯火如同希望的火种。

“路还长着呢……”他轻声自语,目光越过长安,投向了更遥远的,群雄环伺的东方。

喜欢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请大家收藏:(m.pmxs.net)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韩定食 寻仙,一念缘起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王者:六边形战士开创AG王朝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药神归来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宋吹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 从四合院开始穿越诸天 从任家镇开始起航的阿威队长 霸总追爱记深情只为你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最强反恐精英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 帝王无名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百炼飞升录
经典收藏 三国之罗平传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异世科技帝皇 英雄联盟之吾王凯旋 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武侠少爷 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 一梦南唐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南陈帝业 乱世 开局八百死士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开局就要替太子进新房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纳妾记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最近更新 跛王爷 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封疆悍卒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大周九皇子 呢喃诗章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三国:大汉第一毒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天苍野茫到处白眼狼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txt下载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最新章节 -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