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沂溪医院,黄不凡把脑子里的事捋了一遍,觉得还是先打个电话再。
借着打听南湘基层评比的事,心翼翼打通了毛书记的电话。
毛书记在电话里肯定了黄家湾的成绩,不出意料问到了接下来的打算。
顺着毛书记的话头,黄不凡提出,自己有一些新的打算,却还拿不大稳主意,能不能当面请您指点指点。
毛书记考虑了一下:“我明中午要进京开会,你上午过来吧,给你一个时谈谈。”
第二,黄不凡准时到了毛书记家里。陈阿姨已经准备好了午餐,笑着对黄不凡:
“不凡,你很久没来了。前几,老毛还在和我起你呢。”
黄不凡把一袋子巧果放在桌子上,也不客气,端起碗就吃起来,边吃边:
“书记,我可没拿什么礼物,就是陈阿姨上次常阳的巧果好吃,我家里自己做的,带过来尝尝。”
毛书记瞪了他一眼:“快吃饭,吃完正事,我可没时间和你瞎扯。”
其实也是边吃边,等到吃完饭,黄不凡基本已经把自己的想法清楚了。
毛书记坐在沙发上沉吟了一阵,最后拍着扶手道:
“上面的精神确实没有一刀切,但我个人认为,承保责任制能更大提高人们的劳动热情,解放思想轻装前进。
但也不能否认,即使到现在,也确实有几个地方和你有同样的想法。我这次进京就是为了这个方面的讨论。”
谁还有黄不凡这样的先见之明?马上就详细介绍了沂溪公社和黄家湾大队的方案。
首先,如果真的分散了,富桥沂溪两个公社,刚刚推行一年多的免费医疗,难免会有点波折。
其次,几个势头强劲的企业,也有可能前途未卜。尤其是水泥厂,还涉及到常阳地区,闹起来只怕毁于一旦。
对毛书记来,黄家湾水泥厂不是心头肉,至少也是一个有份量的单位。黄不凡拿水泥厂事,他哪里不明白他的用意?
看了看时间,毛书记要出发了,起身对他:
“你的这个意见,我个人很认同,也会参考这样的例子,在这次会议上汇报。如果真的能做下去做好,未必不是我们南湘的一块招牌。”
毛书记走后,黄不凡和陈阿姨聊了一阵,得知毛书记的儿子还是在巴陵地区,随口问了一句:
“阿姨,你们有零年纪,怎么不把老弟调到潭州附近开呢?”
陈阿姨也不瞒着,这个问题没得妥协,老毛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一生为公,怎么会在儿子的工作调动上插手?
这个事似乎暂时还不是特别急,但黄不凡心里还是在琢磨,要怎么样才能帮一把,同时还要保证不让毛书记看出来。
于是装作随意地问道:“阿姨,还是在长阳的时候认识毛书记,已经这么多年了,你儿子又不但没见过,甚至连他叫什么、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呢。”
陈阿姨一点也没多想,像聊家常一样起了儿子的事。
下父母心,即使陈阿姨是如今南湘的‘第一夫人’,对自己的儿子,又怎么能不挂念?
毛书记的儿子叫毛俊,今年刚好30岁,在巴陵地区当了几年知青,和当地的女知青成了家,两口子就在巴陵下面一个叫灵均的地方供销社。
现在的毛俊,在供销社当业务员,是业务员,统购统销的年代,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事做。
陈阿姨还,儿子时候就挺有赋,高中毕业就去当了知青。
77年恢复高考,毛俊其实也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妻子没考上,他竟然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继续留在家里。
到这里,陈阿姨的脸上有点黯然:“老毛知道后,竟然很支持儿子的决定。你在农村时,妻子一家帮你渡过难关,糟糠之妻不可弃,这才是做饶根本。”
黄不凡听了,心里似乎有了个打算:毛俊在供销社搞业务,应该很有这方面的赋。如果可能,有没有机会把他请到富溪厂来?
这个事情黄不凡只能记在心里,静静等待合适的时机。
和陈阿姨告辞出来,黄不凡不由得自嘲了一下:自己这么做,算不算是溜须拍马?
不过又想过来,那个素未谋面的毛俊,如果真的有任何一点心思,还需要等我去拍马屁么?
回到家,在老母亲面前露了个面,母子俩拉了几句家常,黄不凡还是去了医院那边。
沂溪医院新扩建的大楼主体已经完工,正在搞内部工程。
等完工后,按照设计,门诊和行政楼都有隶独的楼栋,住院部也有了四栋楼,规模已经比华安县医院不了多少了。
黄不凡更惦记那个药圃的事,去年,黄德志的儿子黄军祸害了一回,黄不凡指示,让人把药圃单独围起来隔离,要更好地保护科研成果。
走到山坡上,果然看到以前的药圃已经建起了一个人高的围墙,甚至还有了五间平房。
黄不凡从栅栏门里看了几眼,四五亩地规模,已经打理得很整齐,有几个土垄还能够看得出刚长出来的青苗。
没有进去打扰别人,黄不凡放心地下了山。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竟然摆着有几份文件,拿起来一看,竟然是李东江交来的报告。
李东江和刘伟方罗德江都是同学,但他更醉心搞中药研究。这几年来,他在临床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中药研究方面却颇有心得。
报告里,李东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野生中药和人工种植中药之间的差异。
这份报告里,从几味主要中药的主要成分到临床疗效,都有详细数据和图表。
而上述内容还只是提出问题,最后的结论当然是要解决问题。
李东江地研究结果,正是针对如何减少人工种植对中药材的影响,使其尽可能达到野生中药的水平。
整整三十多页的报告,黄不凡一口气看完,有的地方还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是高兴,当即就拿起电话接通了黎老:
“黎老,今既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同时还要隆重地感谢您。您的弟子,有望为我们的中医药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李东江的研究内容,黎老早就了解。这份报告,李东江还提前请自己的老师过目,黎老也早已知情。
黄不凡的隆重,黎老反而表现得很平淡:
“黄,你这么多年能支持他们搞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谁也不用感谢谁,老头子我也算放心了……”
喜欢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请大家收藏:(m.pmxs.net)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