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主公,后继有人!”
“舒公子之才,当世英杰,恐难逢敌手。”
程昱性情耿直,但若认可一人之能,必不吝赞誉。
昔日徐庶,程昱曾言:“徐庶之才,十倍于吾,主公当速得之。”
贾诩归降时,夏侯惇等 杀之 ,程昱亦率先劝阻,称其乃难得之才,并举齐桓公与管仲之例力保。
面对程昱称赞,曹舒谦逊道:
“仲德先生过誉。”
“舒尚需向诸位先生请教,只愿日后能多为父亲分忧。”
此言一出,程昱与荀攸目光更添赞许。
贾诩则微微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或许他贾文和能否在曹营安度余生,便系于曹舒一身。
……
离开丞相府,曹舒心情甚佳。
原本历史上,马超与韩遂之乱持续近三年。
渭水兵败后,马超退守凉州,再募兵马,联合羌氐部族卷土重来。
曹操遣夏侯渊征讨,双方鏖战三年有余。
此间诸多史实未载于演义,如王异守城阻马超屠戮,姜维之父姜囧战死冀城之役。
马超因强征百姓入伍未果,下令屠城,导致凉州各地民众对其深恶痛绝。他所经之处,名声败坏。
后世常有人幻想,若马超尚在,蜀汉北伐时凉州必会不战而降。
然而事实如何?
倘若马超真的活着,凉州的汉人军民对蜀汉的观感恐怕会跌至谷底。
几乎整个凉州都与马超有血仇!
真正可能因马超而投靠蜀汉的,大概只有羌人和氐人。
游牧民族崇尚武力,不重品校
即便马超德行有亏,在羌氐眼中仍是强者。
但汉人军民知耻而勇。
凉州汉人在家仇国恨的驱使下,恨不能剥其皮、啖其肉!
如今,曹舒的两条离间计若能顺利实施,凉州的动荡或许能更快平息。
正思索间,曹舒准备回府,贾诩却从后方匆匆赶来。
“舒公子,可否借一步话?”贾诩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笑得如菊花绽放。
“文和先生相邀,岂敢推辞?”曹舒欣然应允。
以贾诩的机敏,必是有求而来。
曹舒也想看看,这位汉末毒士究竟有何盘算。
……
马车缓缓驶向茶楼,途中贾诩与曹舒闲谈。
曹舒对答如流,每每令贾诩暗自惊叹。
入座后,贾诩为曹舒斟茶,踌躇半晌,终于开口:
“舒公子,老朽有一事相求。”
“哦?先生但无妨。”曹舒微笑,“不过若是政事,恐怕在下力有不逮。”
他当真无能为力吗?
当然能帮!
这话里藏着另一层意思——
要我出手,得拿出相应的代价。
别看你贾诩年纪大,
但我可不会在这事上让你占便宜。
曹舒的话让贾诩一怔。
之前的试探已让他明白,曹舒绝非表面那般好相与。
如今再看——
这子分明是只狡猾的狐狸!
不过,贾诩反倒松了口气。
若曹舒手段不足,他反倒要担心所托非人。
想到这里,贾诩继续道:
“舒公子,实不相瞒。”
“老朽年近六十,半截身子已入土。”
“唯独放心不下两个儿子。”
“他们年过三十,却愚钝如驴。”
“若老夫离世,只怕他们难以立足。”
贾诩得情真意牵
曹舒闻言,眼底掠过一丝冷笑。
这老头的演技堪称精湛。
不知情者见了,定会信以为真。
但曹舒岂是易与之辈?
贾诩二子皆在朝为官,
即便品级不高,终究是官非吏。
县令不过七品,
即便贾诩身故,
他们又怎会活不下去?
显然,
贾诩的真实意图是为自己铺路。
借儿子之名博取同情,
再徐徐图之。
归根结底,是想让曹舒保他性命。
即便日后他对曹操无用,
也能因曹舒的庇护免于一死。
这是给性命再加一道锁。
然而——
贾诩声情并茂了半晌,
曹舒却始终微笑不语。
“咯噔!”
贾诩心头一紧。
难道……曹操真要杀他,而曹舒知晓内情?
有时候,过于聪慧反而会招致祸患。
智者行事常思虑过多,甚至杞人忧,自乱阵脚。
......
此刻的曹舒并未察觉贾诩心中盘算。
但他清楚,
面对贾诩这般深谋远虑之人,绝不能被其掌控节奏。
果然,
见曹舒不为所动,
贾诩立即收起了哀戚之态。
他此刻最忧虑的,
是曹操可能过河拆桥。
毕竟,
贾诩在朝中并无根基。
因曹昂之死,夏侯惇、曹仁等重臣对他素来敌视。
这般形容或许还算委婉。
倘若曹操当真流露诛杀之意,
恐怕夏侯惇等人会争相充当行刑者。
贾诩的处境便是如此艰难。
但细究起来,
此事亦非全系贾诩之过。
当初他为张绣出谋划策对抗曹操,
本意是为抬高身价,
为自己与张绣谋个前程。
岂料,
曹操竟使出一计损三杰之策。
曹昂本不必死,
却因忠孝让马于父,
最终命丧宛城。
嫡长子之死,
彻底激化了矛盾。
幸而贾诩手段高明,
经多方周旋,
终为自己与张绣争取到有利的归降条件。
然而......
待曹操平定袁氏势力后,
贾诩与张绣的价值便急剧下跌。
尤其张绣,
在河北四州未定之时,
曹操尚需倚仗其西凉铁骑。
待河北归附,
张绣仍掌兵权,
曹操便难以容忍了。
前有张绣离奇暴毙之鉴,
贾诩岂能不忧心忡忡?
慈境遇下,
他断不能高枕无忧。
思虑再三,
贾诩把心一横,直言相告: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pmxs.net)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