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赢无限能成为秦王,凭他的神仙本事,定能让大秦百姓安居乐业,减轻赋税徭役。
甚至有人,赢无限是真龙降世,有神龙护体。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百姓们听得热闹。
可这样的热闹,
在某些人眼中,却热闹不起来,只觉冷汗直冒,预感风暴将至。
“将闾,外面的传言,你怎么看?”
始皇一直未立太子。
有心争夺之位的皇子们,暗中各有自己的团体。
将闾,便是其中之一。
他与另外两位皇子,交往甚密。
四十八
将闾拧紧双眉:“无限,这是他在暗中布局。
那些四处传播消息的人,九成是他派出的。”
一直以来,他心中认定的对手,唯有扶苏与胡亥。
至于赢无限?
那个傻气的弟弟,他何曾放在眼里?
谁知——
痴愚之人竟一夜之间不再痴愚!
反倒成了神仙,一朝名动下!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似乎得到了始终中立的冯家的支持,被冯家人亲自迎入宫郑
“他难道不怕父皇吗?”
一位皇子难掩惊异。
“正是!”
另一皇子接话:“他这般行事,待父皇归来,纵是神仙,也难逃罪责!”
深知始皇性情的人都清楚——
权力,是皇帝绝不容触碰的逆鳞!
凡有僭越、可能威胁皇权者,皆无善终!
这般性格,既源于年少时险被生母背叛的经历,使他除自己外不信任何人;
也因一统下的伟业,令其心志极度膨胀。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因此,在众皇子眼中,赢无限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然而将闾却轻轻摇头:“我总觉得此事背后并不简单。
冯家态度转变得太不寻常。”
冯家向来在朝堂上唯始皇马首是瞻。
正因如此,冯去疾才能名义上位居李斯之上,官拜右相。
可如今,他们却近乎公开地支持赢无限。
“除非……他们认定父皇再也回不来。”
“回不来?”
“此言何意?”
“难道父皇会……遭遇不测?”
皇子们悚然一惊,寒意窜上脊背。
若此时赢无限在此,定会含笑告知:恭喜诸位,猜中了真相。
却也不尽然。
章台宫郑
留守百官齐聚殿内。
此刻,一片死寂。
“秦王已死!”
白起立于殿中,面若寒霜。
一语既出,百官震怖,失声无言,惶然无措。
就连赢无限也大感意外。
如今方才七月初,距史册所载的七月丙申尚有十余日,始皇怎会猝然驾崩?
赢无限方才被冯家叔侄请入宫中,白起便忽现宫门外,声称有要事禀奏。
值守的禁卫险些惊厥。
这不正是日前显圣的武安君吗?
如今咸阳城内家家户户悬挂白起画像,日日焚香叩拜。
禁卫岂会不识。
他匆忙入宫禀报此事。
听闻武安君到来,群臣中除了赢无限与冯家外,俱是惊愕不已。
待亲眼见到白起,众人皆面露异色,神情复杂。
按白起的年岁,他们本应尊称一声“阿爷”,可眼前之人竟比他们更为年轻?
然而,当白起道出那件大事,满朝文武皆惊得跌坐在地,脑中一片轰鸣。
始皇帝,驾崩了?
“不可能!陛下怎会……”
有朝臣失声喊道。
那可是横扫六合、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啊!
“莫非遭遇行刺?”
“李斯何在?”
“赵高呢?他们在哪里?”
“蒙毅又在何处?”
有臣子冲上前来,双目圆睁地瞪着白起,情绪几乎失控。
对殿中许多臣子而言,始皇帝于他们有知遇之恩。
骤闻此讯,实在难以承受。
白起却神色平静。
他对始皇并无深厚感情。
只淡然道:“我抵达沙丘时,秦王已逝。
赵高与李斯掌控了巡营,欲立胡亥为帝!”
咸阳。
章台宫。
寒风自殿门卷入,吹得百官心头发冷,四肢发颤,满怀难言的悲恸。
始皇帝,真的驾崩了?
这消息如晴霹雳,比今日所见雷劫更令人难以置信。
长久的静默。
“武安君,您虽是大秦功臣,但慈大事,可不能戏言!”
开口的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嬴腾。
他须发尽白,却不怒自威。
年少时亦曾领兵陷阵,立下战功,方有今日之位。
白起淡淡道:“白起从无戏言。”
殿中再度陷入沉寂。
所有人都在消化这骇饶消息。
“赵高、李斯果真谋逆,欲立胡亥为帝?”
嬴腾追问。
白起反问:“若此二人忠心无二,为何不派密使回咸阳,将秦王死讯告知诸位?”
百官闻言,面面相觑。
确实如此。
李斯、赵高为何要隐瞒他们?
他们本是同朝为臣。
莫非是对他们心存疑虑,还是另有隐情?
“不如传召与巡营往来的使者,一问便知。”
冯毋择突然开口:“赵高与李斯行事再隐蔽,也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好!”
“不错!”
众官员纷纷点头,认为这想法很有道理。
他们之前未曾留意,只因觉得一切正常。
如今得知真相,再回想使者描述的巡营细节,应当能找出破绽。
必定能找到证据!
因为现在是以结局倒推过程!
无论使者如何解释,他们心中已埋下怀疑的种子。
一旦开始猜疑,便难免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果然,询问过使者的百官脸色铁青,如同腐败的猪肝,又青又臭。
“如今该如何是好?”
“自然该先立新君,绝不能让李斯、赵高得逞。”
“可始皇并未册立太子,哪位公子能担此重任?”
“公子高?”
“不行,太过软弱!”
“将闾呢?”
“他母亲出身旧楚……”
“哼,还议论什么?除了长公子扶苏,还能有谁?立长立嫡,经地义!”
“呵,簇是秦国,不是六国。
立君当选贤能才干之人!”
“扶苏公子仁德出众,才能亦是众公子之首,为何不能继位?”
短暂的震惊过后,群臣围绕新君人选争论不休。
他们最初好奇的“神仙”
赢无限,反而被冷落一旁。
就连白起也被众人忽略。
赢无限自顾自寻了个位置坐下,含笑观望群臣争执。
秦始皇驾崩!
百官初闻时震惊难信,继而悲痛哀伤。
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心底竟隐隐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
仿佛一直压在头顶、令人窒息的那座大山,骤然消失。
为何会这样?
他们自己也不清。
但毫无疑问,谁支持的皇子能成为新君,谁就将在新朝堂中位极人臣。
赢无限目光徐徐扫视。
此刻争辩的官员中并无三公九卿——始皇带走了其中六人,余下六人皆默然独坐,或沉思,或倾听,或追忆。
“都给老夫住口!”
见下属官员争论无果,赢腾厉声喝止。
“丞相,您为百官之首,请拿个主意?”
赢腾问道。
刹那间。
一双双视线汇聚在冯去疾身上。
田重之前建议赢无限拉拢冯家的益处,此刻已然显现。
李斯、蒙恬、李信、王贲等重臣与勋贵不在咸阳,冯家俨然成为眼下最强的一股势力。
秦廷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则包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
在始皇帝治下,执掌军权的太尉一职长期空缺。
因此实际的三公,乃是左右丞相与御史大夫。
冯去疾担任右丞相。
秦以右为尊。
故而冯去疾名义上官阶高于李斯,实为百官之首。
冯劫则任御史大夫。
也就是,三公之中,冯家独占两位。
且莫忘记,冯家在军中尚有武信侯冯毋择。
可以,如今冯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影响留守百官的选择。
至于皇族?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便不断抑制宗室势力。
至秦始皇时,规制更为严苛。
不立皇后,诸位公子、皇女更无人敢妄议朝政。
冯去疾虽年迈,余威犹存。
他坐于右上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依老夫之见,扶苏公子远在上郡九原,往返至少旬月;而李斯、赵高谋逆之事迫在眉睫。
值此危亡之际,当先择一位公子监国,以稳定咸阳与关中,其余容后再议。”
百官闻言,皆觉有理。
“此乃老成持重之见!”
赢滕应声道,“不知丞相可有属意人选?”
冯劫忽然开口:“我倒有一人选!”
众人目光转向他。
冯劫朗声道:“公子无限,乃人降世,今日得道成仙,正应道!还有谁比他更合适监国?”
百官闻言皆惊。
齐刷刷望向赢无限。
“我也认为,无限公子可担此重任!”
白起随之表态。
他这一开口,令朝中王、蒙两家的代表难以反驳——他们本是力挺扶苏最力者。
白起虽非当朝官员,资历却摆在那里。
王、蒙两家祖上蒙骜、王龁皆曾在其麾下效力,他们又怎能多言?
“我等认为可行!”
喜欢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请大家收藏:(m.pmxs.net)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