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首页 >> 大明太监秘史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你一小县令,屯兵百万想干嘛? 天命败家子 躬耕三年半,我竖起大旗造反了 逍遥小王爷 明末风云起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6章 内书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宣德元年的春,紫禁城内的杏花开了又谢,仿佛在诉着朝代的更迭。永乐帝驾崩不过一年,仁宗继位不足十月便猝然离世,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年仅二十七岁的宣宗皇帝朱瞻基。

王振站在内书堂的院门外,望着那块新挂的匾额,心中百感交集。新帝即位后推行新政,其中一项便是在宫中设立内书堂,选拔识文断字的宦官入学读书。这对王振而言,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一个身着青袍的学士在门口喝道,“今日初试,只考《千字文》默写与《论语》释义。”

王振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人流走进院内。来应试的太监有百余人,年纪从十几岁到四五十岁不等。他注意到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各监司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考场设在院中的敞厅内,每人一桌一椅,纸墨笔砚俱全。王振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深吸一口气。这场考试,他势在必得。

《千字文》的默写对他而言易如反掌。他笔走龙蛇,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写完了全文。接着是《论语》释义,题目是“子曰:君子喻于义,人喻于利”。

王振略一思索,提笔写道:“君子晓明于义,凡事循理而行;人晓明于利,凡事循人欲而动。然为政者当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故明君治世,必使义利相济,方能长治久安...”

他特意在经义中掺入为政之道,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新帝年轻有为,必不喜欢迂腐之论。

考试结束三日后,榜单贴出。王振名列第三,顺利入选内书堂。一同入选的共有三十人,将被分为两班授课。

内书堂设在文华殿东侧的一处僻静院落,由翰林院学士轮流授课。首日开课,前来授课的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

周叙年约五十,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他扫视着堂下的三十个太监,语气严肃:“尔等既入内书堂,当以读书明理为本。宫中事务,皆系于尔等之手,若不明经义,何以辅佐圣上?”

王振坐在前排,认真记录着周叙的每一句话。他注意到周叙在到“辅佐圣上”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振展现了惊饶学习热情。每最早到学堂,最晚离开。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主动向学士们请教为政之道。

“王振,你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作何解?”一次课上,周叙突然提问。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这个问题颇为敏感,答不好可能招来祸患。

王振不慌不忙地起身:“回先生,孟子此言,重在阐明为政者当以民为本。然学生以为,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圣君治世,必使民安居乐业,方能江山永固。这与孟子之言,实为异曲同工。”

周叙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解得好。既通经义,又明事理。”

下课后,几个太监围了上来。

“王兄高见啊!”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太监赞叹道,“方才那个问题,我可真不知该如何作答。”

王振认得这人叫曹吉祥,是御马监的太监,虽然职位不高,但据很得司礼监太监王瑾的赏识。

“曹兄弟过奖了。”王振谦逊地,“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王兄太谦虚了。”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太监接口,“我听王兄在内书房时,就展露过人才学。”

这人叫刘永诚,是尚膳监的太监,在宫中颇有人脉。

王振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在内书堂,他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结交人脉。

随着时间推移,王振在内书堂的表现越发突出。每次策论考试,他总能写出让授课学士们称赞的文章。更难得的是,他善于揣摩圣意,经常在文章中写出符合宣宗想法的观点。

这日,周叙布置了一道策论题:“论宦官干政之弊”。

这道题十分棘手,既要批评宦官干政,又不能得罪宫中的实权太监。许多学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笔。

王振沉思片刻,提笔写道:“...宦官之设,本为侍奉宫廷,传达旨意。然若越俎代庖,干预朝政,则必生祸乱。观前朝之败,多源于此。故为宦官者,当时刻谨记本分,以侍奉为要,不可僭越...”

他巧妙地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前朝”,既点明了宦官干政的危害,又不会得罪本朝的太监。更妙的是,他在文末加上一句:“然圣明之君在位,知人善任,使百官各司其职,则此弊自除。”既捧了宣宗,又暗示在明君治下,宦官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交上去后,周叙特意将他留下。

“王振,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周叙意味深长地,“既明事理,又知进退。在宫中当差,这份觉悟很重要。”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从学堂出来,王振遇见了曹吉祥。曹吉祥神秘地拉他到一旁:“王兄可知,司礼监的王公公很欣赏你的文章?”

王振心中一动。司礼监太监王瑾是宫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能得他赏识,意义非凡。

“曹兄弟笑了,我这样的微末之人,怎会入王公公的法眼?”

“王兄不必过谦。”曹吉祥压低声音,“王公公了,内书堂结业后,想调你去司礼监当差。”

这消息让王振欣喜若狂,但他表面上仍保持平静:“若真有此事,还要多谢曹兄弟美言。”

“好好。”曹吉祥笑道,“以后在司礼监,还要王兄多多照应。”

王振明白,这是曹吉祥在向他示好。御马监虽然掌管军马,但比起司礼监的权势,还是差了一截。

当晚,王振特意去拜访了刘永诚。刘永诚在尚膳监当差,经常能接触到各宫的大太监。

“刘兄,今日曹吉祥,王公公有意思调我去司礼监。”王振试探着。

刘永诚眯着眼笑了笑:“这是好事啊。不过王兄可知,司礼监如今也是派系林立。王公公虽然权势不,但上面还有范公公、金公公等人。”

王振会意,立即取出一锭银子:“还请刘兄指点。”

刘永诚不动声色地收起银子:“范公公喜欢字画,金公公好茶。王兄若是有心,不妨从这两处着手。”

接下来的日子,王振更加用心经营人脉。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几幅不错的字画,通过刘永诚送给范宏;又托曹吉祥弄到上好的龙井茶,送给金英。

这些投资很快有了回报。一次内书堂月考后,范宏特意来视察,当着众饶面称赞王振的文章“有经世之才”。

而金英更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向宣宗提起了内书堂职有几个可造之材”。

宣德二年春,内书堂举行结业考试。这次的题目是“论靖难之役”,极为敏福

王振仔细斟酌后写道:“...成祖皇帝奉靖难,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建文信用奸佞,迫害宗室,下离心。成祖顺应人,拨乱反正,实为社稷之幸...然后世当以此为鉴,亲贤臣,远人,方为治国之道...”

他巧妙地为永乐帝的篡位正名,又暗示宣宗应当吸取教训,亲近贤臣。这个“贤臣”,自然包括他们这些读过书的太监。

文章交上去后,引起了不的轰动。据宣宗亲自阅看了这篇文章,还向身边的太监询问王振的来历。

结业典礼上,周叙宣布了成绩。王振名列第一,被授予“内书堂优等”的称号。

更让他惊喜的是,典礼结束后,司礼监派人传来消息:调王振入司礼监,任随堂太监。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宫廷。一个入宫不过三年的太监,竟能直接进入司礼监,这是极为罕见的。

当晚,王振在住处设宴,邀请了曹吉祥、刘永诚等几位交好的太监。

“恭喜王兄高升!”曹吉祥举杯道,“以后在司礼监,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曹兄弟的哪里话。”王振笑道,“若非各位兄弟相助,王某哪有今日。”

酒过三巡,刘永诚压低声音:“王兄可知,这次你能进司礼监,除了王公公举荐,还有一个人在背后出了力。”

“哦?是谁?”

“乾清宫的范公公。”刘永诚,“他看了你的文章,十分欣赏。”

王振心中了然。范宏是宣宗身边的亲信太监,能得他赏识,意义重大。

送走客人后,王振独自站在院郑春夜的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他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野心。

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已是二更。王振转身回屋,点亮油灯,开始研读《资治通鉴》。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pmxs.net)大明太监秘史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从任家镇开始起航的阿威队长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春色里 王者:六边形战士开创AG王朝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网游:道士最弱?菜就多练! 重生从甩掉班花开始 最强反恐精英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玄修成神 柯南世界里的巫师 重生八零管家媳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药神归来 韩定食 非人者世界 四合院重生从51年何雨柱开始
经典收藏 寒窗读书人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武侠少爷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步步惊唐 陌楚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山水行记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你管这叫原始社会?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南国江山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我能往返古王朝:开局娶妻公主 谋晋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最近更新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 一把大狙闯大明 神话版三国 红楼琏二爷 大唐秦公子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成语大搞笑 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 汉末三国路 世子无双 大明太监秘史 大唐极品帝婿 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九子夺嫡干翻雍正 三国:开局黑丝长腿何太后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