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奖赛意义非凡,其中一点便是它是在英国夏季举办的赛事。
当清晨,标志性的雨水连绵不绝,赛道上积满了水 —— 而在此之前,所有练习赛和排位赛都是在干燥环境下进行的。
因此,本站比赛一开始,我们就要在周末首次面对湿滑赛道;而且与上一站马格尼库斯赛道最后几圈不同,这次根本不可能冒险使用干地轮胎。
不过雨势稍有减弱,或许等到第一次进站时,我们至少能换上半雨胎,而非全雨胎。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转机来提升竞争力了,因为我们的赛车在排位赛中毫无速度可言:我仅排第十五位,汤米?科斯基宁更是落到邻十八位。
汤米明白自己已没什么可失去的,于是选择接受策略性罚退,调整赛车设置以适应湿滑赛道,并决定从维修区起步 —— 他认为这样更有可能安全度过首圈。
而我则要从发车格起步。
我猜车队是觉得,我们采用不同策略,至少有一人能赌对的概率会更高。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些特别举措才校
红牛的马丁?韦弗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首次夺得杆位的尤里?卡萨莱宁。
我们本希望这位澳大利亚车手能被速度更快的赛车超越几个位置,但事实是,这位红牛车队的领跑车手很可能会拿到大量积分。
雷诺车队的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和菲利佩?雅尼克分别排在第六和第七位,甚至第八位的马克西米利安?雷纳,也都有机会拿分。
到目前为止,红牛二队还没对我们构成威胁,但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过去几周的表现,就可能面临被红牛、丰田、雷诺等车队甩开的风险,而且我们还要提防身后的红牛二队和本田。
不过唯一的慰藉是,丰田车队的排位成绩只比我们好一点点:伊万?特里波利排在第十四位,刚好在我前面,而他的队友法比安?施密特也只拿到邻十二位。
尽管丰田本周佣黑暗骑士》的赞助,特里波利身上的 “蝙蝠侠披风” 却似乎成了他的累赘。
没错,伊万?特里波利为配合电影宣传,确实穿着蝙蝠侠披风出现在发车格上,这场景很有趣,但面对即将到来的雨战,我自身胜算渺茫,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特里波利其实也一样,因为到了暖胎圈时,他就脱下了披风,戴上了头盔。
二十辆一级方程式赛车、一条湿滑的赛道,六十圈的较量即将开始。
所有争议、电影合作宣传以及赛季中期的各种传闻都烟消云散,此刻我们都只是专注的车手,一心只想把赛车控制在白线之内 —— 即便在暖胎圈,这也绝非易事。
片刻后,当我们回到发车格时,所有人都清楚,等我们加速到比赛速度,后轮溅起水雾,每一个操作都关乎成败,届时比赛只会更艰难。
五…… 四…… 三…… 二…… 一…… 发车!
二十辆赛车冲向科普斯弯,很多人都难以顺利起步,但也有人如迈凯伦的安东尼?哈里森,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依旧有惊艳的起步表现。
哈里森率先切入一号弯,但由于走线过深,尤里?卡萨莱宁成功对队友完成了 “内外线超越”。
两辆迈凯伦赛车发生了轻微碰擦,这位芬兰车手稳住了领先位置,哈里森则跟在他身后,赛车驶过马戈特斯弯和贝科茨弯时,速度比本周模拟器测试或赛道练习时慢了不少。
整个车阵顺利通过了这些高难度弯道,但在查佩尔弯出弯进入机库直道时,韦弗突然失控。
尽管这辆红牛赛车最终得以继续比赛,却落到了车阵末尾 —— 这对我们来是个幸阅转机,但我根本没心思庆幸,因为我必须集中精力,避免重蹈他的覆辙。
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首圈后半段,恩里克?德?马特奥在进入布里奇弯时也发生了打滑,跌至第十九位,只比同样打滑的韦弗靠前一名。
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车手,连他们在这种条件下都能打滑,所有人都有可能出意外,所以我在比赛初期的几圈里格外谨慎。
此刻我的首要目标是 “完赛”,至于后续排名如何,等情况好转后再想办法也不迟。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明智的:很快我就又提升了两个位置,因为不久后红牛车队的丹尼尔?麦高恩和红牛二队的马克西米利安?雷纳发生了碰撞,两人都陷入了缓冲区的碎石堆里。
我敢肯定,这绝不是麦高恩宣布退役时想看到的结局;而马克西米利安?雷纳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 去年 2007 年日本大奖赛的安全车阶段,他就曾意外撞退过马丁?韦弗,如今又卷入了红牛系车队的内部碰撞。
想来也巧,那站日本大奖赛也是一场雨战。
“阿尔瓦雷斯现在是赛道上最快的车手,他连续刷新了最快圈速,已经升到第四位了,第四位!” 马尔梅迪通过无线电向我通报情况,这番话无异于给我泼了盆冷水 —— 尽管我已经开始加速,对赛道条件也更适应了,甚至逐渐逼近前方的丰田赛车,但当雷诺赛车在前方赛道表现如此出色时,我这点进步似乎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与此同时,我也稍微安心了些:法拉利车手恩里克?德?马特奥在湿滑赛道上再次打滑,落到了韦弗之后,这意味着这位巴西车手追上并超越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在同一时间,驶出查佩尔弯时,我在弯道中尝试走不同路线,试图看清前方特里波利驾驶的丰田赛车溅起的水雾后面的情况,随后我切入他的尾流,一步步逼近前方赛车。
我们的赛车搭载相同的引擎和变速箱,下压力与空气阻力水平也相近,因此经验丰富的意大利人选择让步,让我在斯托维弯完成了超越。
里波利和我都清楚,这样的赛道条件下,强行缠斗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不如暂时让出一个位置,等后续再寻找机会。
“赛道条件有所好转,还是湿的,但在干净空气里跑起来感觉不错。” 终于摆脱前车尾流后,我向维修团队报告。
雨势确实了些,赛车也排开了大量积水,虽然还没出现明显的干地走线,但情况已有显着改善。
可这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 这种好转很容易让车手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更多打滑和事故。
不管怎样,我开始追赶丰田的另一位车手施密特,特里波利则紧随我身后;与此同时,领跑集团冲过终点线,开始邻六圈的较量。
这一圈刚开始,哈里森就效仿我超越特里波利的动作,在斯托维弯超越了队友卡萨莱宁,取得了领先。
安东尼?哈里森很快拉开了差距,到第十圈时,他已领先卡萨莱宁六秒 —— 而卡萨莱宁又发生了打滑(如今看来,打滑在今已成常态),这让法拉利车手马蒂?哈马莱宁升到邻二位。
上赛季争夺总冠军的三位车手,如今有两位正在角逐本站冠军,而且哈马莱宁还在不断逼近这位有着英国母亲的美国车手。
当他们进站时,这位芬兰车手与自己在迈凯伦车队的继任者(哈里森)之间仅差一秒,但第二十一圈的进站再次改变了比赛格局。
法拉利车队只为哈马莱宁补充了少量燃油,让他快速出站,他们预计赛道条件会持续好转,希望他能尽快再次进站,直接换上干地轮胎。
迈凯伦则有不同打算:他们给哈里森换上了一套全新的半雨胎,并加注了更多燃油,让他去追赶法拉利车手。
我知道自己很快也要进站,结合刚才的赛道反馈,我向维修团队问道:“现在赛车感觉还不错,我们接下来怎么安排?”
“不行,张骋,我们不能那么做。雷达显示接下来还会有降雨。五圈内必须进站,五圈。” 马尔梅迪回复道,这也意味着法拉利显然判断失误 —— 赛道条件或许会好转,但好景不会长 —— 我们很快也要进站,换上新的半雨胎。
第二十五圈时,车队呼叫我进站:加油、换胎,为比赛的第二阶段做准备。
出站后,我努力提升速度,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圈里再提升几个位置;而在前方赛道,迈凯伦车手卡萨莱宁和宝马索伯车手哈特曼正不断逼近哈马莱宁 —— 后者的半雨胎已经磨损严重,在当前条件下根本无法发挥性能。
卡萨莱宁从内线超越了自己的芬兰同胞,而宝马索伯车队的哈特曼则从外线完成了漂亮的 “一弯双超”,直接升到邻二位。
在哈马莱宁终于在第三十圈进站换胎(他本该早点换的)之前,宝马索伯的泵?卡明斯基和雷诺的菲利佩?雅尼克也先后完成了对他的超越。
“雨下得更大了。” 我向团队报告,比赛难度再次升级。
就在这时,卡萨莱宁被卡明斯基超越,随后便进站换上了全新的半雨胎 —— 尽管此时赛道条件似乎更适合用全雨胎。
卡明斯基曾滑出赛道,但成功救车;施密特也滑出了赛道,我趁机完成超越,特里波利紧随其后,施密特因此丢掉了两个位置。
菲利佩?雅尼磕打滑更能明情况的恶化:他直接冲进碎石堆,赛车陷在里面动弹不得。
哈里森、德马泰奥和卡明斯基也都先后滑出赛道,但他们的情况更像卡明斯基之前的那次救车,而非雅尼克那般严重。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pmxs.net)F1之飞驰人生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