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十号弯是倒数第二个弯道,驶出后进入另一段短直道,最后通过一个 90 度右转弯(十一号弯),回到发车直道。
此时我抓住机会,紧紧跟在前方何塞?埃斯特韦斯的尾流后,利用空气动力学效应加速,直到最后一刻才切入一号弯内线,成功夺回位置。
我刻意不暴露超车意图,因为一旦让对手察觉,他们就会采取防守姿态。
在沃特金斯格伦赛道相对较短的直道上,我必须抓住每一个优势。
就这样,在最佳时机发动攻势,我轻松完成超车,回到第九位。
开始第二圈时,我正准备追击前方的科伦坡,阿方索?瓦格纳的赛车也回到了维修区。
赛道工作人员设法让他的赛车重新启动(这或许就是我们回到事故现场时没看到黄旗的原因),但赛车后悬挂损坏严重,已无法修复,这位巴西车手只能无奈退赛。
安德雷蒂格林车队虽折损一员,但其余车手的表现还算稳定。
比赛全程,车队的整体发挥始终保持稳定:丹妮的赛车速度很快,里奥的更是快得惊人 —— 不过仍不及德梅特里奥?科伦坡的潘世奇赛车。
科伦坡凭借速度与策略的结合,一路追赶,逐渐逼近领先集团。
事实上,他甚至一度领跑全场,因为他的首段赛程比队友、甘纳西车队车手,以及始终紧跟领先集团的约翰尼?威利斯都更长。
戴尔?科因车队虽历史辉煌、值得骄傲,但并非潘世奇、甘纳西这样的现代赛车巨头,因此英国车手威利斯能驾驶这台 Z-Line 家具赞助的赛车取得如此成绩,足以证明其个人实力。
至于我,虽然处于积分区,表现也算稳定,但始终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比赛中段,来自多伦多的安东尼?帕特里克发生撞车,引发黄旗 —— 我这么并无调侃之意,尽管帕特里克已过巅峰期,且在印地赛车界口碑颇具争议,但这位加拿大人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惊饶速度 —— 这次黄旗意外让里奥?安德雷蒂受益,重启后他成功领跑,而我和丹妮拉则陷入被动。
这次打乱策略的黄旗,让我再次落到何塞?埃斯特韦斯身后,更讽刺的是,丹妮拉因带出前十,我反而排在了她前面。
比赛重启时,马里奥?安德雷蒂三世本被认为难以守住位置,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在重启后的第一圈保住了位置,第二圈也未被超越。
最终将他超越的并非重启后排在第二位的潘世奇车手达米安?泵斯,而是约翰尼?威利斯 —— 威利斯一举超过两人,登顶榜首。
由于泵斯始终被 26 号 7-11 车队赛车缠住,这位英国车手得以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不过里奥也无法一直守住第二位,在比赛最后阶段,他先后被泵斯、阿姆斯特朗和科伦坡超越,跌至第五。
最终,戴尔?科因车队的威利斯在这条曾举办过 F1 赛事的赛道上夺冠;而我则因黄旗打乱策略,仅从起步位提升一名,以第八名完赛。
一方面,若这是我在印地赛车中目前最差的成绩,似乎也没必要太过沮丧;但另一方面,刚赢得勒芒 24 时耐力赛的我,本有机会在这场比赛中再创佳绩,最终却只能取得这样平平无奇的结果,难免有些失落。
要知道,此前在圣泵堡站和长滩站,我从更差的排位起步,都分别拿下邻五名和季军,此次沃特金斯格伦站的第八名,实在让人有些失望。
更重要的是,从情感层面来,能在这条 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初一直与 F1 紧密相连的赛道上夺冠,本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
无论如何,2009 年沃特金斯格伦露营世界大奖赛的前十成绩如下:
1.约翰尼?威利斯—— 英国——Z-Line 家具戴尔?科因车队 ——50 分(含领跑圈数最多附加 2 分)
2.达米安?泵斯—— 澳大利亚—— 万宝路潘世奇车队 ——40 分(含杆位附加 1 分)
3.查尔斯?阿姆斯特朗—— 新西兰—— 目标奇普甘纳西车队 ——35 分
4.德梅特里奥?科伦坡—— 巴西—— 万宝路潘世奇车队 ——32 分
5.马里奥?安德雷蒂三世—— 美国——7-11 安德雷蒂格林车队 ——30 分
6.查理?迈克尔斯—— 英国——purex 德雷尔 & 莱因博尔德车队 ——28 分
7.何塞?埃斯特韦斯—— 委内瑞拉——pdVSA hVm 车队 ——26 分
8.张骋——中国 —— 卡巴斯基实验室安德雷蒂格林车队 ——24 分
9.罗伯特?德瑟— 荷兰——拉哈尔?莱特曼车队 ——22 分
10.卡勒姆?沃尔特斯—— 英国—— 国民警卫队黑豹车队 ——20 分
最终,我排在这位委内瑞拉车手身后、荷兰出生的比利时车手(罗伯特?德尚)之前。
正如我所,这虽不是我期待的完美结果,但也不算糟糕。
回顾我参加的前三场印地赛车比赛:第五、第三、第八,这样的成绩足以让我感到自豪。
若我能完整参加一个赛季,并稳定保持这样的表现,再加上每年一两次胜利,在印地赛车这样竞争激烈、充满变数的赛事中,我完全有机会成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要知道,本场比赛中,科伦坡从后排起步,泵斯则以杆位发车、本被看好统治全场,结果却是一支 “中游车队”(戴尔?科因)的威利斯夺冠,而科伦坡最终仅落后队友两个位置。
科伦坡虽年事渐高,泵斯今年也确实是潘世奇车队的核心争冠车手,但科伦坡不仅赢得了印第安纳波利斯 500 大赛和德克萨斯站的胜利,还在本场比赛中从第十三位追至第四 —— 这样的表现,足以证明他依旧实力强劲。
“唉…… 感觉不太好。” 当下午,所有简报、采访和媒体活动结束后,我和丹妮拉换上便装,在她的房车里休息时,我叹了口气道。
“可不是嘛,我起步比你靠前,结果还排在你后面。好不容易觉得自己在公路赛道上找到点感觉,到头来却只拿邻十一名。” 丹妮附和道,语气里满是失落。
今年她在椭圆形赛道上拿下了两个季军和一个冠军,而公路赛道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圣泵堡站因非自身原因撞车退赛,长滩站第八,本次沃特金斯格伦站第十一。
这样的成绩在整个赛事中不算最差,也能拿到不少积分,但与她在椭圆形赛道上的表现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若是在印地赛车联盟(IRL)时代 —— 那时赛事以椭圆形赛道为主 —— 她绝对是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但随着印地赛车与 cARt 合并,公路赛道和街道赛道的比例不断增加,她的职业生涯似乎遇到了瓶颈,实在令人惋惜。
更遗憾的是,塔季扬娜?温妮琴科本次并未参赛 —— 以潘世奇车队今的速度来看,这位乌克兰裔加拿大车手本有机会统治全场。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pmxs.net)F1之飞驰人生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