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基地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倾斜,用于修复和强化林晓玥在沉寂河谷消耗的力量,并为即将到来的、注定惨烈的世界之脊争夺战做准备。那枚初步融合的镜碎片,不仅加速了林晓玥的恢复,更让她对“错误”权柄的运用多了一层秩序层面的精妙理解,仿佛粗糙的璞玉经过了初步雕琢。
突击队的规模被压缩到了极致,只保留了最精锐的力量:林晓玥作为绝对核心与指引,雷烈率领的三名身经百战、意志如钢的守卫(代号“山”、“风”、“林”),陈薇作为技术顾问与碎片感应增幅器,以及老周这位环境专家,负责在世界之脊那种极端环境下寻找可能的生路。他们携带了基地所能提供的最高规格的单兵装备和能量补给,但所有人都明白,在面对“肃正之影”乃至可能出现的其他恐怖存在时,这些装备能提供的帮助可能极其有限。
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林晓玥身上,寄托在那枚正在与她深度融合的镜碎片,以及那虚无缥缈的“方舟”计划上。
临行前,长老将一枚古朴的、刻着复杂纹路的金属徽章交给了林晓玥。徽章触手冰凉,内部似乎蕴含着某种极其微弱但异常坚韧的能量场。
“……这是‘灯塔’初代建立者留下的信物,据蕴含着人类文明在绝境中不屈的意志象征。”长老的声音苍老而沉重,“带上它,林女士。无论前路如何,请记住,你们承载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希望,更是我们文明……存在的证明。”
林晓玥用光尘构成的手指接过徽章,那冰冷的触感似乎与她核心深处属于“林晓玥”的那部分人性产生了细微的共鸣。她将徽章融入胸前流转的光尘之中,意念坚定:“……我们……会带回……核心碎片。”
没有更多的话语,告别在无声的凝重中进校突击队穿过层层闸门,再次踏入了那片光怪陆离、危机四伏的崩坏世界。
这一次,目标明确——世界的顶点,规则风暴的源头,珠穆朗玛峰区域,如今的“世界之脊”。
越是靠近目标区域,环境的恶化程度便呈指数级上升。空不再是流淌的色彩,而是变成了如同打碎后又胡乱拼接起来的玻璃万花筒,映照出无数破碎、矛盾的景象:可能是某个早已毁灭城市的街景碎片,可能是深邃宇宙中旋转的星云一角,甚至可能是某些无法理解的、纯粹几何概念的运动轨迹。空间本身也变得极不稳定,时而如同水面般泛起涟漪,将远处的景物扭曲拉伸;时而出现短暂的区域性重力反转或时间流速异常。
队员们必须时刻紧跟在林晓玥身后,依靠她不断微调周身力场,才能勉强在这片规则的乱麻中穿行,避免被突然出现的空间裂缝吞噬,或者被混乱的时间流抛入未知的时空片段。
陈薇手中的探测器屏幕几乎被各种爆表的警报信息淹没,她只能依靠与林晓玥的精神连接和镜碎片的微弱共鸣,来大致判断方向。
“……规则结构……正在向某种……极端形态……汇聚……”林晓玥的意念在狂风与空间撕裂的噪音中,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脑海,“……前方……就是……‘世界之脊’的……影响范围……准备好……应对……秩序层面的……冲击……”
所谓“世界之脊”,并非指代单一的山峰。在规则崩坏后,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区域的地形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巨大的山体被无形的力量撕裂、重组,有的部分被拉伸成直达扭曲际的、如同利剑般的岩柱,有的则坍塌成深不见底的、回荡着规则乱流回声的深渊。而在这一片混乱地貌的中心,一道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仿佛由无数种规则概念强行糅合而成的、散发着刺眼白光的“壁垒”,贯穿地,成为了物理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的“世界之脊”。
那壁垒并非静止,其表面如同沸腾的牛奶,不断翻滚、蠕动着,时而凝聚出无比复杂的几何结构,时而又溃散成最基本的信息流。仅仅是注视着它,就让人感到自身的渺与思维的滞涩,仿佛一切混乱与秩序都在那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与起点。
而就在那道巨大壁垒的基座附近,一点无比纯粹、无比璀璨的银色光芒,如同黑暗宇宙中的超新星,稳定而执着地闪耀着——核心碎片!
然而,通往核心碎片的道路,早已沦为战场。
还未完全靠近,震耳欲聋的能量爆鸣声和空间被撕裂的尖啸便已传来。只见壁垒前方的广阔区域,已然化作了两种极端力量碰撞的炼狱。
一方,是“肃正之影”。它们不再是零散的几何体,而是汇聚成了规模庞大的军团。无数闪耀着冰冷秩序白光的三角体、立方体、棱柱,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列成复杂而高效的攻击阵粒它们同步发射出足以切割空间的高频秩序射线,编织成一张毁灭性的光网;它们还能组合成巨大的、如同移动要塞般的几何结构,释放出范围性的“规则固化”力场,将所过之处的一切混乱强邪抚平”,化为绝对有序、但也绝对死寂的结晶态。
而它们的对手,赫然是那些在b-7区出现过的“畸变体”!但这里的畸变体,无论是数量、体型还是狂暴程度,都远超之前!它们如同从深渊中涌出的噩梦具现,形态更加扭曲不可名状,身上覆盖的蠕动阴影几乎凝成实质,紫黑色的光芒在它们体内如同狂暴的血液般奔流。它们嘶吼着,用利爪、腐蚀阴影、甚至自爆产生的规则污染,疯狂地冲击着“肃正之影”的秩序阵粒
喜欢买了个镯子,说我死了二十多年?请大家收藏:(m.pmxs.net)买了个镯子,说我死了二十多年?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