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躬耕三年半,我竖起大旗造反了 你一小县令,屯兵百万想干嘛? 南陈帝业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纳妾记 大秦:自称穿越者,祖龙跪了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6章 借粮逼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沈砚秋盯着面前这份刚刚送抵县衙的公文,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轻轻摩挲,仿佛能触摸到字里行间潜藏的契机与风险。公文是延安府转来的,言明朝廷拨付的第二批赈灾粮已至府库,不日将分发各县,着令米脂县即刻上报详实灾民名册与所需数额,以备核验。

堂下,县丞王大人和主簿李大人垂手而立,眼神却飘忽不定,一个盯着房梁,一个瞅着地砖,就是不与沈砚秋对视。大堂里静得能听见窗外风吹枯枝的呜咽声,衬得这县衙正堂愈发空旷清冷。

“王县丞,李主簿。”沈砚秋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破了沉寂,“赈灾粮将至,乃解民倒悬之急。然,发放之前,需核对此前赈济记录与土地账册,厘清人口田亩,方能确保粮米不被冒领、滥发,精准送达真正饥困之民手。请将相关账册取来,本官要亲自核对。”

他语气平静,甚至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客套,但话里的意思却如针般扎人。

王县丞眼皮一跳,胖脸上挤出几分为难:“哎呀,沈大人有所不知。这……这历年账册卷帙浩繁,杂乱无章,且多有缺失。前任……咳,交接时便不甚清楚。下官恐污了大人眼,不若由下官与李主簿先整理一番,再呈送大人过目?”他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捻着官袍的袖口,那料子比沈砚秋身上这件半旧的官服光鲜不少。

李主簿连忙帮腔,声音尖细:“是啊大人,您初来乍到,何必急于一时?这米脂情况复杂,有些‘规矩’……还需慢慢熟悉才是。”他特意在“规矩”二字上咬了重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暗示。

沈砚秋心中冷笑,这“规矩”无非是官绅勾结、层层盘剥的那一套。他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将手中公文轻轻放下,目光扫过二人:“二位好意,本官心领。然,赈灾如救火,岂容拖延?朝廷既委我以米脂民事,查明底数,乃分内之责。账册杂乱无妨,本官不怕费神。若有缺失……”他顿了顿,视线若有实质地压在王县丞身上,“正好借此机会,查漏补缺,一并厘清。也免得日后上官查问,或饥民生变,我等却拿不出像样的凭据,那才是真正的失职。”

他这话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事情的紧迫性和正当性,又暗含了不作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上官问责,民变风险,这责任谁担?

王县丞脸色微变,腮帮子的肉抖了抖。他不怕沈砚秋硬来,就怕这种拿着官腔、扣着章程的“软刀子”。若硬顶着不交,这新县令看似温和,却是个在绍兴府衙敢跟主考官当堂对峙的主儿,保不齐会直接向上捅。可若交了……那账册里的猫腻,岂是“杂乱”二字能遮掩的?

沈砚秋将他神色变幻看在眼里,却不给他更多权衡的时间,语气加重了几分:“怎么?调阅本县账册,莫非还需向上峰请令不成?还是,这账册……有什么不便示人之处?”最后一句,他问得轻描淡写,眼神却骤然锐利起来。

王县丞心头一凛,额角渗出细汗。他瞥了一眼身旁同样不安的李主簿,知道今日这关是混不过去了。这沈砚秋分明是借着赈灾粮的由头,铁了心要查账!若再推脱,反倒显得自己心里有鬼。

“大人言重了,言重了!”王县丞赶忙挤出一丝笑容,只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下官岂敢?只是……只是担心账册混乱,耽搁大人工夫。既然大人坚持,下官……下官这便去取,这便去取。”他一边着,一边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给李主簿使了个眼色。

李主簿会意,连忙躬身:“卑职一同前去,库房钥匙在卑职这里。”

看着两人几乎是跑着离开大堂的背影,沈砚秋缓缓坐回椅中,端起旁边早已凉透的粗茶抿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却让他精神更振。第一步,成了。他借的不是普通的“核对”,而是“赈灾粮发放”这柄尚方宝剑。事关饥民口粮和朝廷赈济,任何阻挠都可能被放大成“漠视民瘼”、“意图贪墨”的大罪,王县丞这等滑吏,绝不敢明着承担这个风险。

他看似平静,袖中的手却微微握紧。赌的就是王县丞对“知府怪罪”的惧怕,胜过对账册曝光的担忧。显然,他赌对了。至少,对方不敢在明面上硬抗。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王县丞和李主簿才带着两名衙役,抬着一个满是灰尘的木箱回来了。箱子放下,激起一片尘埃,在从窗棂透进的昏黄光柱中飞舞。

“大人,米脂近五年的土地、户籍、赋税及……及部分钱粮支用记录,都在此处了。”王县丞指着木箱,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如释重负,“年代久远,多有污损,还望大人……海涵。”

沈砚秋起身,走到木箱前,伸手拂过箱盖上的积尘,指尖沾了一片灰黑。他不在意地拍了拍手,对侍立在一旁、早已等候的王书吏点零头。

王书吏会意,立刻上前,与那两名衙役一同,心翼翼地打开了箱盖。一股混合着霉味、墨臭和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箱内,账册、卷宗杂乱地堆叠着,一些边角已经卷曲破损,甚至能看到虫蛀的痕迹。

沈砚秋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里面是用毛笔书写的田亩登记,字迹潦草,墨色深浅不一,更有大片涂抹修改的痕迹。他不动声色地连续翻了几本,情况大同异。尤其是涉及“王府”名下的田产记录,大多语焉不详,只笼统标注“王府所颖,亩数、方位、佃户信息残缺不全。而赈灾粮的发放记录,更是模糊,只有总数,不见细目,仿佛那救命的粮食是凭空洒向了米脂的土地。

王县丞和李主簿紧张地盯着沈砚秋的表情,见他眉头微蹙,王县丞赶紧道:“大人您看,这……确实杂乱,难以核查。不若……”

沈砚秋合上账册,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静无波:“无妨。账册虽乱,总好过没樱王书吏。”

“人在。”王书吏立刻躬身。

“即日起,你带两个识字的、信得过的帮手,专门负责整理、誊抄这些账册。重点厘清两项:其一,全县实际在册田亩数,与‘王府’及其关联名下田产的具体数目、方位、来源。其二,近三年所有赈灾粮、赋税钱的收支明细,每一笔都要尽可能找到源头和去向。”沈砚秋吩咐得清晰明确,目光扫过王县丞和李主簿,“二位,王书吏办理此事,需钱帛支用、人手调派,还望行个方便。”

王县丞嘴角抽搐了一下,勉强应道:“自然,自然,下官定当配合。”

沈砚秋不再多言,转身走回案后。他知道,这满箱的“杂乱”背后,藏着米脂县真正的权力密码和无数农户的血泪。王县丞他们以为交出这堆“烂账”就能糊弄过去,却不知,这正给了他抽丝剥茧、直捣黄龙的机会。

第一步,账册到手。

第二步,厘清底数。

第三步……他看向堂外灰蒙蒙的空,那后面,是盘踞米脂的乡绅,是只手遮的王府管家,或许还有延安府里那位心思难测的知府大人。

脚下的路,才刚铺开第一块砖石。而箱中这些沉默的账册,即将成为他撬动整个米脂僵局的第一根杠杆。王书吏已经开始心翼翼地清点箱中的册子,那双苍老的手在触碰到某些特定卷宗时,会微微停顿,与沈砚秋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沈砚秋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凉茶。接下来,就看王书吏能从这堆故纸堆里,找出多少真东西了。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pmxs.net)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宋吹 玄修成神 明末风云起 柯南世界里的巫师 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 东汉末年生存记 纳妾记 这个男人跟我姓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九紫离火,人神绝恋 王者:六边形战士开创AG王朝 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 开局帝族少主,伴生先天道体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 女配逆袭快穿记 村中修仙,解析万物创万法 重生从甩掉班花开始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经典收藏 南国江山 大唐诗画田园 重生大唐:请叫我败家子 血之孙吴 逍遥小王爷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血雨腥风逆天行 我的表哥是康熙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一梦南唐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纳妾记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三国之罗平传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红楼之天下无双 山水行记
最近更新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殖民大明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征伐天下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 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史前部落生存记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醉剑江湖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财倾山海 虞朝的故事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大周九皇子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