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大弟子会”后数日,林闻轩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亢奋与焦虑之郑权力的门槛近在咫尺,而深渊的寒意也已触手可及。
这日傍晚,林闻轩正在书房批阅公文,老管家林福引着一位陌生的商人打扮的中年人求见。来人自称姓胡,是做丝绸生意的,言谈间却对官场规矩、诗词歌赋颇为熟稔。
“林大人,人此次前来,是想请教一下今年江南西道的生丝‘品鉴会’,何时举办为佳?”胡商人笑眯眯地问道,同时手指看似无意地在茶杯旁点了三下。
林闻轩心中一动。这是五大弟子会上,杜宏远与他约定的暗语!“品鉴会”暗指利益输送的时机,“江南西道”则代表此次交易涉及的地域和官员。
他不动声色,按照约定回应:“胡老板消息灵通。依本官看,秋高气爽时最佳,只是这‘品鉴’的门槛,今年怕是又要高上三成了。”他边,边将手边的砚台轻轻向右移动了半寸。
“金手指”设定初现:林闻轩并非全然被动。他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在几次接触中,已悄然掌握了梅派内部用于区分核心与外围、传递紧急信息的一套复杂暗语和器物摆放规律。这是他自保和向上爬的隐形资本。
胡商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容更盛:“门槛高,才显出品鉴之物的珍贵嘛。这是号新到的‘样品’,请大人笑纳。”他推过一个不起眼的木海
林闻轩打开,里面并非丝绸,而是厚厚一叠银票,面额巨大。此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和“按例办理”四字。这是一个需要他利用职权安排升迁的官员。
“东西本官收下了。告诉东家,林某心中有数。”林闻轩合上盒子,语气平淡。
胡商人躬身退下,交易在看似寻常的对话中完成,滴水不漏。
送走胡商人,林闻轩看着那盒银票,并无喜悦,只觉沉重。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这套精密的暗语系统,确保了利益输送的安全,也将他更深地捆绑。
然而,没等他缓过神,另一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
来人是江安府着名的清倌人柳如丝。她并非独自前来,而是随着钱不易一同出现。
“林大人,钱某冒昧打扰。如丝姑娘新谱了支曲子,想请大人品评一二。”钱不易挤眉弄眼,语气暧昧。
柳如丝盈盈一拜,眼波流转间风情万种:“久闻林大人才名,望大人不吝赐教。”她声音软糯,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甜腻。
林闻轩心知肚明,这绝非简单的品评曲子。柳如丝是江南官场有名的“消息树”和“润滑剂”,多少隐秘交易是在她的琴声与软语中达成。钱不易带她来,既是示好,也是一种试探,看他林闻轩是否“上道”。
权色交易的诱惑直白地摆在面前。柳如丝此人,美丽而危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坑”。
林闻轩压下心头的悸动,维持着表面的镇定:“钱老板、如丝姑娘客气了。既如此,林某便洗耳恭听。”
柳如丝嫣然一笑,焚香净手,于琴案前坐下。纤指拨动,清越的琴音流淌而出。她唱的是一首婉约词,词句清雅,但在某些关键处,音调却有着微妙的转折。
林闻轩的“金手指”再次发挥作用:他敏锐地捕捉到,柳如丝的唱词中,夹杂着另一套更为隐秘的暗语!这暗语并非梅派核心所用,似乎指向另一个系统,或许是京城某位大佬,或许……就是那位神秘的“清风先生”?
这个发现让他后背瞬间渗出冷汗。柳如丝,这个游走于权贵之间的名妓,她的水到底有多深?
一曲终了,林闻轩抚掌称赞:“如丝姑娘琴艺无双,词亦清雅,林某佩服。”他刻意忽略了她唱词中的异常,仿佛未曾察觉。
柳如丝美目在他脸上流转片刻,笑意更深:“大人过奖了。”她起身告退时,一方绣着并蒂莲的丝帕,“无意间”从袖中滑落,恰好落在林闻轩脚边。
钱不易见状,哈哈一笑,借口更衣,识趣地暂时离开。
室内只剩林闻轩与柳如丝二人。气氛顿时变得暧昧而紧张。
林闻轩弯腰拾起丝帕,入手丝滑,带着淡淡馨香。他并未立刻归还,而是看着柳如丝,低声道:“姑娘的帕子,甚是精巧。只是不知这并蒂莲,是福是祸?”
柳如丝靠近一步,吐气如兰,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是福是祸,全在大人一念之间。清风……不识字,但识得人心。”
“清风不识字”?这是确认了她与“清风先生”有关!她在暗示什么?是警告,还是招揽?这个“坑”挖得又深又险。
林闻轩心中巨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将丝帕递还:“姑娘的帕子,还是自己收好为妙。林某此处,风大。”
柳如丝深深看了他一眼,接过丝帕,嫣然一笑,翩然离去。
钱不易回来,见林闻轩神色如常,只当他已笑纳了这份“厚礼”,心中大定。
当晚,林闻轩独坐书房,心潮澎湃。暗语的对接完成,意味着他已初步融入梅派的利益链条。但柳如丝的出现和她透露的信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巨石。
他意识到,江安府乃至整个江南官场,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梅派并非铁板一块,外部有清流虎视眈眈,内部可能也暗流涌动。而他自己,一方面要利用暗语体系获取利益和信任,另一方面,又要警惕柳如丝乃至她背后势力带来的危险。
那方丝帕,仿佛一个烫手的山芋,也是一个可能的契机。他该如何处置这份意外的“馈赠”?
喜欢红头册请大家收藏:(m.pmxs.net)红头册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