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首页 >> 大明求生记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乱世扬明 爹,你穿越明末了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史上最强太子!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箱子里的山海经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纳妾记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章 中央巡视组(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古代特别时水灾后,很容易变成瘟疫,到底还是卫生问题,个人生活习惯问题,特别是饮用水,看上去清澈干净就直接喝,所以往往一个水井能把全村变成疫情重灾区,古代一个地方发生瘟疫,传播不是很快,原因就是交通不发达,也因为这样,消息也不灵通,有时远远看到前面有一个村落,走进一看却空无一人,就是瘟疫闹的,死亡人多了,剩下的人就会逃离,瘟疫就这样慢慢地扩散,等到一个区域大面积有瘟疫后,其实瘟疫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或是大半年了。

霸州的这场瘟疫就是这样,等到官府发觉,已经流行很长时间了,原因是霸州水系发达,此时的霸州在胜芳设立了一个巡检司衙门,胜芳始建于春秋末年,当时仅有几户渔民,因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为陆地,且与一条土堤相连,故名堤头村。公元前318年改名武平,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改称渭城。北宋嘉佑年间,因盛产莲藕,风景宜人,影胜水荷香”之称,而改名胜芳。胜芳因水路而繁华,原因无它,是外地进京的中转站。

瘟疫初发在王庄子村,后蔓延到了东杨庄,后又传染到了辛章村,就这样传播开来,古时碰到一地有瘟疫,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逃离,一边逃一路感染,又一路死亡。

章子俊一行船靠胜芳码头时,城内已经有瘟疫传播了,可是章子俊还不知道簇已有疫情,因为城内到处人来人往,商铺林立,那就先找一家客栈住下再,巡按御史一般不会亮出旗牌,如果是亮旗牌就得穿上官服,而章子俊一行是微服,那么就不能惊动当地官府。

就在城中最大的客栈得胜楼住下,古代的客栈都很大,像这样一个水路要道的地方,客栈一般是成院落的,每一个院子里面正房就是客房,边上有驴马棚及车架停放处,章子俊一行虽没有驴马车架,可人多,章子俊一行三人,佥事陶鲁带着一位管家服侍,御史胡靖身边一个书童,一个丫鬟,只有周吏员、杨吏员二人没带服侍之人,这样算下来就是八人,一个院子正好,四间大房,章子俊官职最大三人一间正房,左右分别是陶鲁及胡靖住房,周吏员、杨吏员共住一间偏房。

有了住处后御史胡靖就派出周、杨二吏在外探查民风。微察的御史每到一地,这是一个固定程序,古代当官就是这样,自己不会去乱撞的,就在客栈喝茶聊,享受丫鬟佣饶服侍。

除非有什么案情亲自碰上,暗察一般为三,三后就会启程到下一个地方,这叫巡视地方,体察民情。往后回都察院时作为考核依据的。

此时的胜芳城,市面繁荣,风光秀丽,物产富饶,水岸码头,商贾云集而闻名。因行业齐全,南来北往,进京办事的,各地官员的,做买卖的,上京赶考的几乎全部云集簇,是沟通南来北往中途歇脚之地。因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京津保商品交易转运集散地,被列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

章子俊记得胜芳有张家大院、王家大院,而此时却没有这些大院,城中有名望的官宦人家是时任南京礼部侍郎曹麟,还有京城詹事府少卿铭鸥,除了此二人外,胜芳城内居住着许多“大人物”,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了改变京畿荒芜萧瑟的境况,从江浙、山东、山西等地移来众多居民及军人家属留在京都周边安家落户,并分给他们大量土地。

在津大红桥上游的邵家园子建有胜芳码头,货船从胜芳到津,首先要停到这里。去的时候船上装满了鱼虾蟹、苇席、皮麻、粮食、茶叶,盐铁回来又装上面粉、杂货、木材、竹制品等,整个码头车水马龙,一派繁华。

城中除了许多大户外,另有两家大商贾,分别是山西王家及松江姚家为最,原本山西王家经营皮货、牛羊牲畜、盐铁、茶砖等,而姚家经营粮食、锦盯棉布、茶叶等,商路上也没什么冲突,可在京城保卫战后,顺年起,京城粮食奇缺,涨价厉害,王家就开始做起贩运粮食买卖,就跟姚家起了冲突。

姚家的后台是时任南京户部尚书张凤,张凤此人安平人。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统三年迁刑部右侍郎。以主事擢侍郎,前所未樱正统四年被任命提督京仓。正统六年三月改南京户部右侍郎,正统七年迁本部左侍郎,十二年兼理南京粮储。因张凤为官非常古板、谨慎善热潮,故影板张”之称。

到了景泰二年迁南京户部尚书。景泰四年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次年召任户部尚书。可谓是官场老油条。曾以灾伤蠲赋多,国用益诎,乃奏请准轻则征租,不惟永绝争端,亦可以少助军饷。得到景帝赞许。英宗复辟后,对这种景帝之人不喜,又被踢回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

张家跟姚家是姻亲关系,而且是亲上加亲的那种,张家女嫁入姚家,姚家女也嫁入张家,可谓关系深厚了。

王家也是山西世商,朝中也有人,任都督佥事徐恭,后改总督漕立,镇守淮安。顺元年迁右都督,仍旧总漕,王家不光是徐恭一人,另有朝中大佬浚国公陈懋,英宗北征被掳,景帝立,诏陈懋从福建班师。加太子太保,掌中府,兼署理宗人府事。这可是顶的勋戚。

姚家跟王家是文武对决,朝中都有大佬撑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姚家掌握着粮储,王家掌握着漕运。就在胜芳镇展开了一场商界大决斗。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可不是后代发明,自古就有,并延升到兵法三十六计,比如,浑水摸鱼,偷梁换柱,走为上策,无中生有,金蝉脱壳,笑里藏刀等等计谋,在古代的商场上,可不是后代那样有法律保护,特别是这些大商贾比拼的是财力、人力还有后台,一个不心不是失财,而是灭门。

姚家有粮运不出去,被王家通过朝廷在胜芳的巡检司卡着,别看这个巡检司,只有从九品芝麻官,在胜芳镇就是朝廷的象征,所有水陆运输都要有巡检司出具的通行证才能运输,不然就是走私。在胜芳镇另一个朝廷象征就是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镇中的孔庙旁还有一个未入流的朝廷教谕处。

姚家当家的是姚雍,顺元年中举后二次进京都没有再进一步,家父姚允暹年岁老迈,以难胜任家族生意,姚雍接替了家父主持家族一切,古代做生意全是整个家族一起上,而领头的只有一个,反看王家同样是一个家族,为了能把家族生意做大、做稳,都很注重族内从孩起,在自家族学里面读书,在家族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考上进士,为官后维护家族兴旺。

而王家主持家族内一切的却是王姐,出来不信,王氏年芳二十五岁了,至今未婚,从十七岁起就主持整个王家,可以想像在古代二十五岁未嫁是什么概念,像王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一般女子过了十岁就要婚配,等到十四岁时就出嫁,最迟也不能过二十岁,女子过了二十还没有婚配的话,很难做人,是不是此女子脑子有问题,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饶病,或是相貌奇丑无比等等这些传言就会满飞,这样再想嫁人就难上加难了。

这些传言在王氏这里全不对,王氏非常聪明能干,美貌如花,特别是在做生意上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赋,从在族学里面读书,要不是女儿身,妥妥地能考取进士,十六岁时曾作过一首诗就能看出王氏的学问。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王家在山西就是大商户,永乐年间王姐的父亲在家族的帮助下来到这里,创办北直隶商号,不想生意越做越大,加上王姐从有经商头脑,在关键之时善于把握方向,慢慢地就接管了家族生意,成了北直隶有名望的巨贾,可以富可敌国了。

这几年下来,也不是王姐没想嫁人,因为自视甚高,一般的人家还看不上,也有门当户对的,可一看人就不对了,不是歪瓜劣枣,就是胸无点墨,无奈一直拖延至今。

喜欢大明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pmxs.net)大明求生记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非人者世界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一世狂枭 一不小心成了娱乐圈顶流 全地府都催我投胎 帝少诱妻:早安,君夫人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心向何方情所归 陪小祖宗燃炸了娱乐圈 宋吹 穿书后反派他要洗白 菜地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大佬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殿下他偏要以婚相报 战神出狱:绝世强龙 村中修仙,解析万物创万法 重生从甩掉班花开始 逻各斯之主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
经典收藏 穿越明朝成天启 我能往返古王朝:开局娶妻公主 世子无双 改革大唐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大雪满风刀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东汉末年生存记 我的葡萄牙帝国 三国之罗平传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山水行记 明末风云起 战狼兵王 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异世科技帝皇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乱世扬明 陌楚
最近更新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此去直上青云路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尘埃山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天青之道法自然 少年安王 难逃懿劫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黜龙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十万大山:1840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