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日享子

首页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布衣枭雄 极品五世子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爹,你穿越明末了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朕只想做个昏君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日享子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全文阅读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txt下载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6章 科举制度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三月初五,刚蒙蒙亮,6点左右。

“镛儿,快醒醒,别睡了,该洗漱吃早饭了,一会你堂弟胡容就过来给你送新身份证明了,

今可是第一去国子监进学之日,一会早点去,中午放学早点回来,咱家离国子监很近,以后就在家吃午饭,也能吃得好,

为娘已经把你上学用的笔墨纸砚,还有可能用到的书,都给你放到新缝的书包之内啦!”胡善祥不愧是生养过两个孩子,把朱祁镛照鼓面面俱到。

“知道了,母亲,儿子马上来!”

少许,朱祁镛刚洗漱完,

六岁的堂弟胡容就在胡府一个叫胡三的青年下人陪同下,来到了之前的“雍亲王府”现在改为“胡府”的院。

“容儿拜见姑姑,见过兄长!”六岁的胡容显然是已经在国子监进行过启蒙教育了,一副先生的模样。

“容儿,过来一起吃点早点!”看自己侄儿如此懂事,胡善祥很是高兴。

“好的,姑姑!”

胡容刚坐下,朱祁镛就迫不及待的向自家堂弟请教起,去国子监蒙学要注意些什么,还有要读什么书,如何科举等等一大堆问题。

胡容想了想回道,

“堂兄,国子监的学生分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

六堂是国子监日常教学的主要场所。

每堂有内班、外班之分。

内班每堂有25人,六堂共150 人,都在国子监居住,

外班每堂有20人,六堂共120 人,在外居住,每去国子监上课。

六堂采取积分法依次升迁,每试文理俱优者得一分,理优文劣者得半分,理劣文优者也得半分,两者皆差为零分。

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为初级班,学期两年;

修道堂、诚心堂是中级班,学期也是两年;

两年内积满八分者为及格。及格者才可以升入下一堂,不及者仍坐堂继续努力读书,直至下次积满八分。

率性堂是高级班,学期为一年,一年之内必须积满八分,才能毕业。

六堂全部学完下来,正常需要十一年,才能毕业,这是正常情况,一般都是十三年左右才可能毕业。

国子监的考试有堂课、月课、季考、年考,除此之外,还有科举考试前的“录考”。

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经义解释、策论、诗赋,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历史、文学、书法等,也有一些政策、法令、实事知识等。每次考核都要评出等级,考核优等者可以得到官府一两银子外加一升粮食的奖励,不合格者将受到一两银子和抄写处罚。

六堂学完之后,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升迁为国子监的学正、学录、助教,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升为博士。助教可以调任六部官员或到县担任正七品的县官。

中班毕业就可以参加地方上的县试,府试,院试。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五经”、“四书”文句命题,阐释义理。“五经”题须依据宋元饶注疏,“四书”题则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县试,是科举的第一步,在本县举行,主考官是知县,每年都会举行,内容一般比较简单。

府试是在府城举行,也是一年一次,主考官是知府。

通过这两个考试的,称为童生。县试,府试必须一次性通过才行,只过一科的,第二年重新考。

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县试,府试都是第一名,可以不用参加院试,也可获得秀才功名。

成为童生后,有的边远地方甚至可以开设私塾,但也要交税。

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是秀才考试的最后一关,由学政主持,学政一般翰林出身,属于皇帝钦派,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所以院试规格很高,也很严肃。

据院试的试题难度有时会超过乡试,因为院试由学政自主命题,不像乡试、会试有严格的命题规则,故而常出一些偏题、怪题,把考生带到坑里去。

院试对所有应届和往届的童生开放,所以在考场上会看到白发翁和束发少年同场应试的场景。

据为了平衡各县的利益,院试秀才的录取并不是参照院试成绩从上往下录取的,而是严格按照各县的学额分配进行录取。

院试合格后,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考中秀才后就代表有了“功名”,实现了阶层跃升,就不再是农民,属“士农工商”里“士”的阶层了。

这些拥有功名和特权的秀才,成了各县士绅阶层构成的基础。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士绅就是乡村社会实际的统治者。

考取秀才后,也可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秀才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种,其中廪生最受优待,可定期领取官府发放的俸禄和廪米。而且县试,府试的担保人都是秀才中的廪生,担保是有银子可拿的。

大明朝政府规定,县学有廪生20名,增生40名,附生数百人不等。

读书人取得\"秀才\"功名后,社会地位立刻提升一等,有诸多优待,比如可身着代表身份的\"青衫\"与\"方巾帽\",可免除本人及家中二饶差役,不用交税,见知县可不下跪,不可随意遭受刑罚等。

为彰显地位,秀才家中房门可比平民高三寸,这就是所谓\"光耀门楣\"的缘故。

只有成为秀才中的廪生,才能进入国子监的高级班级—率性堂!

高级班毕业后,可以到地方或者京城参加乡试。

不是地方上每个秀才都有资格参加乡试,因为在乡试之前,会参照府学岁考或科考成绩,把秀才分成六等,只有名列一等、二等,及三等前列五至十名的秀才才能去参加乡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和国子监学生均可参加。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每年的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考后发布正、副两榜。

正榜所取的桨举人”,第一名桨解元”。

副榜所取的桨副举人”,正,副两榜都是举人,举人就可以当官。

但只有正榜之举人,才能参加会试的考试。

副榜的学生可以到国子监高级班级继续读书再考。

会试考试是全国的考试,举办的地点在京城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校

时间也是三年举办一次,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还有国子监高级班毕业的人都可以参加,因为是在春举办的,所以称为春闱,录取其中三百名,考中了就是贡生。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主考两名,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担任。

考试内容重经义,轻诗赋,

第一名桨会元”。未上榜的可以继续到国子监读书或者到吏部等着派官。

会试之后是殿试,当年举行,殿试不会往下刷人,是在皇宫殿廷举行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直接授官职,二甲、三甲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后再授官职。

本朝宣德朝,已经举行过两次科举。

第一次是宣德二年三月初三,主考官是翰林院学士杨溥、侍读学士曾棨。

有101人进士参加。

第一甲共3名:分别是状元马愉、榜眼杜宁、探花谢琏。

传胪是,二甲第一名的江玉琳,三甲第一名的萧晅。

第二次是宣德五年二月初七,主考官是右春坊大学士王英、翰林院侍读钱习礼。

有100人进士参加。

第一甲共3名:分别是状元林震、榜眼龚錡、探花林文,

这一科,三鼎甲全是福建籍举子,林震(漳州长泰县)、龚錡(建宁建安县)、林文(兴化莆田县)。

传胪是,二甲第一名的杨宁,三甲第一名的陈浩

第三次殿试将于宣德八年三月二十一举行,还有十六,

不知道这次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将会花落谁家,好期待啊。”

看不出去年纪的胡容懂得真不少,看其满脸期待的样子,必然也是一个学霸。

喜欢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请大家收藏:(m.pmxs.net)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网游之圣骑威武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重生从甩掉班花开始 英灵君王 [末世重生]血色崛起 末世天灾:囤积女神空间百亿物资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 穿梭影视世界从亮剑开始 全民求生,榜一她总是不看路 转生成猫,我在无神世界扮演神明 仙为仆,帝为奴,满宗弟子皆离谱 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 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 穿书之反派求求你不要再向我表白了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死神之御风刀 全球升级:我觉醒了百万属性点
经典收藏 三国之罗平传 谋晋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寒窗读书人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全民国主:朕率大秦横扫八荒 大唐之神童降临 一梦南唐 大明天启帝 红楼毒士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三国之召唤时代 纳妾记 步步惊唐 大明:最强王爷 山水行记 红楼之天下无双 大明疯皇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最近更新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锦衣天下名 大夏第一武世子 风雪持刀人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呢喃诗章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大周九皇子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阵主 我在大周是天子 1627崛起南海 再续蜀汉的浪漫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日享子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txt下载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最新章节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