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熲灰溜溜的走了,曹操嘘了一口气。回到后院找到了周略,决定出去通知袁绍。
这时曹操的弟弟,曹德问道:“那你们怎么出去?”
“时候的办法!”曹操灵机一动。
“翻墙呀?”曹德白了他一眼:还是钻狗洞?
“当然是翻墙了,这边的事就交给你打发啦!”罢便解剑出门去。他带着周略躲躲闪闪又来到后院柴垛,趁仆人不注意,两人爬上柴堆利索地翻了出去。
及至街上,亦顾不得好看相。以襟兜子撒足向袁府。汉人颇讲求礼仪庄重,可今雒阳城大街上,两个衣着锦绣的公子哥,不骑马不坐车,撒开脚丫子奔跑而过——这也算是一景了!
周略、曹操到了袁府门前,也顾不得许多,迈步就往里闯。看门的家丁一把拦住:“谁敢擅入公府!”
周略眼睛都红了,急中生智扬手就是一巴掌:“瞎眼畜生!你连我都不相识!”
把看门的打了一个趔趄,理都不理就往里跑。看门的见开口就挨了一巴掌,料是亲眷不敢再问了。他们便堂而皇之闯到院中,二门上的也瞅见来者不善,但大门上不管,他又何必出头?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进了内宅!
穿房过院间,丫鬟、婆子端汤送水正忙,眼见一个年轻人紧锁眉头横冲直闯过来,吓得手里东西都扔了,杯盘盏爵摔了个稀烂。
周略、曹操皆不理,亟驰而趋袁绍内房,曹操引门一脚。
袁绍正在屋里看书呢,大骇:“卿、汝……何故。”
周略把门一关,顾不上缓口气儿:“段纪明查出何伯求了!”
“什么?”
曹操不知道从哪拿的茶盏,边喝边道:“彼已役矣!先往吾家,但恐不久得之矣,速命伯求兄速移!”
袁绍也吓坏了:“他扮成马夫,正藏在马厩。”
“快告诉他!”
“你些声,他在这儿的身份是马夫头何大,除了我合府上下没人知道。你俩冷静点儿随我来。”着出了门溜溜达达似闲逛一般往马厩去,周略、曹操擦着满头大汗紧随着。
其实三人都有心事,固然袁家是待不下去了,可是出了这个大门他还能躲到哪儿去呢?曹家虽是勉强搜过了,可曹家门户极严,曹嵩又是铁杆殉,随曹操过去岂不是与虎谋皮?
但到了马厩俩人都傻了眼,何颙已经不声不响走了,只在袁绍马鞍下塞了一张帛书。他有心为当年受难者报仇,不料时不与,反连累了更多人下狱,没有脸面再给朋友添麻烦了,就此告辞。可到底逃到哪里去了却不得而知。
袁绍见他已经走了,心里反倒轻松下来,捧着这张帛书愣愣发呆。
“太学生就是因为文书泄密。”周略、曹操提醒道,“快烧了它!”
“好!”
曹操放下心道:“我是偷偷溜出来的,得赶紧回去。”
“瞧你满头大汗,骑我的马走!”袁绍赶忙解缰绳。
“不用啦!马不会翻墙啊!”他丢下一句袁绍半都想不明白的话,翻头又往回跑。
周略笑笑:“本初,一会和你详。”
曹操回去后,袁绍和周略合计:何颙,论人品他是绝对靠得住的,即便被抓也不会招出自己。但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才俊就真的要命丧奸臣之手吗?看他给袁绍信上的口气,会不会自己去投案呢?会不会又闯进皇宫寻死呢?
何颙不辞而别之后,许久都没有消息。曹操再没有偷偷离家,而是一有空就躲在曹嵩书房窗下偷听,可是却毫无消息。看来他已经安然逃出雒阳城了。刚放下心来两,就有一件惊大案震惊朝野。
尚书令廉忠诬勃海王悝谋反;悝为冀州刺史收,自杀于狱,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余口、侍者二十四人皆死,渤海因除,自渤海相以下皆以导不忠之罪尽死。何颙劳欲沮事犹生。
更有言,帝故废宋氏而立南阳屠户何贵人。
略以太学被一锅端,暂影休学”,止寄宿表兄绍处。书斋中用笔墨于简牍书涉案之名:帝宏、窦太后、宋皇后、渤海王、何颙、王甫、何贵人。
周略见端无外王甫索赂渤海王则简:皇帝---皇权也;窦太后、宋皇后、何贵人——外戚;王甫---依皇权阉宦官;何颙--清流士大夫;渤海王—--药引而已,适得罪王甫。
渤海王妃宋氏,酆之亲妹也,曰难渤海王,实冲宋家也。宋后无宠居中,张让、赵忠前又举一何贵人,将翦除宋家,进易皇后。
不管怎么推演,结局就是:熹平元年,七月起,外戚势力一蹶不振,刘宏一朝开始了宦官王甫、曹节主宰一切的时代。
通过捕杀太学生和诛灭刘悝一族这两件事,司隶校尉段颎用他颇卖力气的行为博得了王甫的信任,不久被晋升为太尉,超登三公之粒
此事公布后,朝野立刻哗然。
一者段颎凉州寒族出身,按照当时的惯例是不得授以公侯高官的;二者段颎本一武夫,资历又较张奂浅,是没有资格担当这么重要的官职。因此百官自然要争辩,闹得最凶的自然是刚刚与之反目的曹家人,跟皇上争又跟王甫争。无奈有钱能使鬼推磨,段颎把多年来在凉州积累的钱财往太后和宦官兜里一塞,谁反对也是白。
这样一来,朝廷上下为了太尉任免一事闹腾了半个多月,段颎还是照样升了官。抱怨的抱怨、庆幸的庆幸、咒骂的咒骂,刘宏一门心思在享乐,董太后一门心思在捞钱,大家就把追捕何颙之事丢到一边,再没人管没人问了!
而此时的周略在看曹操写的信:讨论平时读什么书,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没开始研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吾常读孙武子十三篇、桓宽之《盐铁论》、扬雄之《法言》、桓谭之《新论》、王符之《潜夫论》、王充之《论衡》、班孟坚的《白虎通》。君子虽不器,亦当有一技之长。
周略穿越后,儒家五经,虽然勤能补拙,但是还是达不到经学能手的水平,只能博而不精,最通透的《左氏春秋》不是原文《春秋》,倒是《孙子兵法》、《司马法》、《韩非子》研究的多。所以邀请曹操当面讨论兵法。
曹操数日而喜,自识周略,此君儒雅有风度,不失英气,通五经又知兵法、律令。
“知音啊!知音!”
曹操看完回信心不在焉翻着自己注解的兵书,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
“我能成为一名将军吗?就像卫青、霍去病一样,还有皇甫规、张奂不也很杰出吗?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为国效力是什么样的感觉?父亲不是和段颎很熟嘛,我可以向他请教……不行!段颎不是个好东西,党附王甫、贿赂宦官,为了捉拿伯求兄杀了上千名太学生,血债累累将来一定没好下场……可是父亲不也和宦官交好吗?不过他一心为了振兴曹氏家业,或许世人都误解了他,他绝对不是向宦官献媚的人!光读兵书不行,要想成为真正合格的将帅还是要像周孟经的那样多在经史上用功才校不过怎样才能算顶立地的大英雄呢?是造福一方百姓,还是奋勇于行阵间为震慑一方的将军?卫青、霍去病、虞诩、班超,他们算得上英雄吗?”
喜欢三国:帝略山河请大家收藏:(m.pmxs.net)三国:帝略山河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