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首页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三国之风起扬州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南陈帝业 史上最强太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网游反派重生记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全文阅读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txt下载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81章 英雄崛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司马懿用这两句话反复劝退了一批又一批朝臣,也让这两句话传入了曹爽和郭太后的耳郑

曹爽听到司马懿的赞扬,对此并未发表意见,将司马懿推上太尉之位不过是无奈的选择,曹叡临终时早已明示,这是捧杀的策略。

但曹爽并不满足于捧,他只是此刻缺乏权柄,没有赫赫战功,没有足够的实力。

此刻,他还无法一句话决定朝廷的走向,否则,现在的曹爽会毫不犹豫地消除司马家族乃至其背后的隐患。

对于司马懿口中的惊喜,曹爽并未派人多加打探,只是积极准备,如果宛城发生变故,他也有对策应对。

而且,他曹爽内心深处期盼着两处战场出现变化。

因为如今的边疆将领,要么是毋丘俭、文钦这样的先帝时代的宿将,他们在洛阳的官员面前给曹爽面子,却不会真正重视他。

另一种是司马师、卫瓘这样属于司马懿派系的心腹,看似提拔实则削弱司马懿,只要司马懿不生事端,事情就能平静过去。

然而,现在触动这些心腹将领,没人敢保证司马懿或在外的司马师不会孤注一掷。

如今下格局未定,曹爽不是愚者,他不想成为鹬蚌相争中的牺牲品,让刘禅或孙权坐收渔翁之利。

司马师在外,司马懿才敢返回洛阳;司马懿在内安稳,司马师才能继续巩固边疆。

这也是曹爽目前忌惮司马懿,只能提升其地位,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原因。

就在这时,刘禅也收到了两份战报。

一份来自镇守新野的姜维,一份来自镇守潼关的魏延。

两份战报的目的清晰无比,都在告诉刘禅,机已现,曹氏内部动荡,主少臣疑,应大军进犯中原,一统下,成就伟业!

刘禅对此深感心动,两份战报中已提及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

在遥远的奇幻世界,姜维与魏延,两位前线的英勇将领,拥有决断的特权,传达信息只是象征性的告知刘禅而已。

此刻,司马懿远离幽静的宛城,曹氏家族的重要将领离开了神秘的关中之地,曹军防线出现罕见的虚弱。而在刘禅的视角中,执掌曹魏大权的曹爽,是个空有野心却乏术之人。

他尚未洞悉洛阳城中曹爽的布置,若是知晓,或许他会有所迟疑。

此时的刘禅,心中燃烧着征服整个幻想世界的渴望,甚至已命智者诸葛孔明预备胜利的庆祝词。

他坚信,宛城的司马师和卫瓘绝非姜维的对手,更何况还有邓范与石苞这两位奇才的辅助。至于关中的将领身份,无人知晓,但魏延,这位世间罕见的杰出将领,必然能胜任任何挑战。

刘禅的确安心,但他无法预见,等待他的并非大胜曹军、并吞洛阳的捷报,而是汉军惨败,险些丧失城池的噩耗!

在新野的姜维,为了这场决战,魏延倾尽全力。难得的机会不容错过,他首先密令李严与吴班,悄然派遣军队潜入新野周边。

其次,他直接指令石苞和邓范两员猛将,与他一同对抗宿敌司马师和卫瓘。

此役,姜维并无繁复的策略,只凭硬实力!

诸葛亮以智谋着称,徐元直擅长布阵,李正方善于搅乱敌心,魏文长则喜好奇袭,这些是刘禅麾下将领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然而,姜维此次再显惊人之举,他的战术最直接,也最棘手,他准备孤注一掷!

五千精英部队全军出击,直捣司马师的营地,卫瓘亦被邓范和石苞的军队牵制。

卫瓘在困境中,竟抛下邓范和石苞,企图两面夹击姜维,仗着兵力优势,分出四成兵力抵挡邓范和石苞,然后率余部直扑姜维。

面对卫瓘的来袭,姜维并未撤退,反而像是早已预见,加速对司马师的攻势!

之所以他早有预见,是因为姜维和他的部队在发现被包围时,表现得无比镇定。

他们坚持猛攻司马师,至于后卫,只有后卫部队转身迎战卫瓘。

在这场战斗中,姜维宁愿陷入两面夹击,也要拼死攻破司马师固若金汤的营地。

一战之下,五千精兵损失超过三千五百人,然而姜维的主力并未崩溃,真正击败了司马师。

司马师的七千精兵被姜维无情吞噬,当他逃出时,只剩下不到两千惊魂未定的士兵。

至于卫瓘,当姜维攻克司马师之际,他率军转头,与刚与姜维后卫部队交锋的卫瓘相遇。

一番激战,卫瓘未能压制姜维,反被姜维与邓范联手围困......

逃亡之际,姜维一行还遭遇了石苞的神秘埋伏,险些未能逃脱厄运。

一场宏大的战斗,姜维麾下仅损失百余名战士,然而曹军的万人大军竟也锐减至两千余骑,令世人见识了大汉勇士的坚韧,这种舍命不屈的战斗方式在如今已属罕见。

此刻,满宠调遣奇兵企图突袭新野,以解洛邑之围,却误入了李严与吴班设下的迷离陷阱,新野之兵与江夏援军在此合围。

一役过后,满宠的队伍被迫退回,若非兵力有限,他们的归途恐将更为艰难。

姜维并未因大胜而懈怠,立即挥师攻打宛城,欲一举荡平荆州,再联合潼关的魏延,共同包抄曹魏都城洛阳。

然而在宛城之下,他遭遇了败绩。

宛城坚守三日,随后曹军一支部队悄悄绕过汉军主力,直扑樊城,先破樊城,再克襄阳,最终奇袭江陵。

江陵求援之时,曹军将领虚张声势,转而突袭江夏后方。

江夏地区顿时告急,陆口一带失守,吴班甚至得知江东军已现身的消息。

吴班无暇顾及前线,立即致信姜维,告知后方危机,江东与曹军可能结盟,需火速回防。

接到讯息的姜维无奈放弃良机,领军急速返防,以应对家中曹军的威胁。

行至中途,他们竟遭到原本应在江夏四处游弋的曹军伏击。

幸亏张嶷与李严察觉到江夏曹军人数异动,迅速派兵救援,姜维才免于全军覆没的厄运。

张嶷率兵解救了姜维三人,而李严则直扑新野,阻挡了贪图便夷曹军,并成功震慑其撤退。

至此,战役方告一段落。

姜维以五千之众击溃曹魏上万铁骑,令敌军伤亡远超己方,堪称名震下的将领。

紧接着,曹魏一员猛将连环三战,迫使姜维回援,一场险象环生的伏击差点让三人陨命,更令人惊叹其英勇。

荆州战报传来的同时,魏延的战况也随之而来,同样是一场惨败。

魏延自潼关出击,假装奇袭函谷关,实则秘密领兵直奔青泥隘口,意在攻破武关,打通进入荆州腹地的道路,以与姜维形成完美协同,彻底掌控荆州,威慑中原。

只是他不知姜维已败,也未完成预定计划。

前期计划进行得极为顺利,函谷关的突袭令曹军惊慌失措,守将连忙调集援兵,并向洛阳报告汉军来袭。

魏延的虚张声势也让函谷关守军不敢轻举妄动,为他奇袭青泥隘口的计划营造了绝佳的时机...

然而,经历了长达七日的艰难攀爬,魏延终于悄无声息地潜至青泥隘口的隐蔽一侧。正当他预备一举突袭打开隘口之时,背后竟也悄无声息地出现了曹军的影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冲击,将刚翻过山岭的汉军阵型瞬间击溃。幸亏魏延老练沉稳,方能稳住阵脚,并从飘扬的旗帜中识破来者身份——他们是从武关而来。

这意味着曹军中已有人洞察了他的计谋。无奈之下,魏延只好撤退,与函谷关的伏兵会合。就在这时,潼关下方竟出现了一批自称魏延部下的汉军败军,他们声嘶力竭地宣称魏延的奇袭计划已被曹军识破,危在旦夕,需长安援救。

潼关守将信以为真,不疑有他地开启城门,不料城门随即被这些“败军”攻破。一名曹军将领率领轻骑直捣潼关,几乎将整个城池收入囊郑直至渭南营地的马隆收到潼关求救信,察觉事态异常,他不顾上报朝廷,立即领军赶往潼关,关键时刻挡住了曹军的侵袭,也为狼狈撤回的魏延保留了最后的希望。

然而,这场战斗,魏延中伏,损失惨重,潼关几近失守,曹军离别前的破坏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短期的危机,颜面尽失。而这次交锋,曹魏两界涌现出三位崭新的名将:奇袭襄樊、伪装攻江陵,诱使姜维回师的年轻才俊羊祜,年仅十八;半途伏击姜维,险些斩杀三将的三十二岁老将王浚;以及镇守函谷、杜家武库的少年才,年仅十七岁的杜预。

喜欢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请大家收藏:(m.pmxs.net)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我是三羊) 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世子威武 九紫离火,人神绝恋 遭遇背叛后,我觉醒神医传承 韩娱之别有用心的女子 穿梭影视世界从亮剑开始 末世天灾:囤积女神空间百亿物资 小罗的神奇宝贝之旅 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霸总追爱记深情只为你 帝少诱妻:早安,君夫人 从任家镇开始起航的阿威队长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最强反恐精英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诸天之九门楼
经典收藏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寒窗读书人 我能往返古王朝:开局娶妻公主 迷雾星球的曙光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红楼之天下无双 大唐诗画田园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史上最强太子!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宋吹 重生大唐:请叫我败家子 异世科技帝皇 荆轲让我刺秦王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隋末之万钧之势 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
最近更新 晋柱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大明:寒门辅臣 大明新命记 红楼琏二爷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十国风华 风流大宋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流华录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txt下载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最新章节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