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首页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隋末之万钧之势 世子威武 英雄联盟之为了荣誉 镇国谋士 大雪满风刀 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 红楼之天下无双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红楼之花不语折需折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61章 大战前夕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张固在东海一带仔细地视察了一番后,回到府中,立即找来黄忠一同商议要事。他面色凝重地看着黄忠,缓缓开口道:“叔父,经过我的观察和分析,依我推测,明年曹操极有可能会向吕布动手。一旦此事成真,那下邳郡必将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所在。到那时,叔父您务必要带领军队一举攻克此郡!”

黄忠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目光坚定地回应道:“主公尽管放心!想当年在虎牢关之时,某就曾与那吕布激战许久,难分胜负。自那以后,这许多年来,像虎牢关那般惊心动魄的大战,某却是再未遭遇过。实话,某早已是摩拳擦掌,等待着再次大显身手的机会!”

听到黄忠这番豪迈之言,张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但很快他的神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叔父的勇猛善战,我自然心知肚明。只是如今叔父身为一军之主将领军出征,麾下有数万将士相随,而东海、琅琊乃至广陵等地的安危也全系于叔父一人之身。所以,还望叔父切不可只凭一时之气,徒逞匹夫之勇啊!”

黄忠闻听此言后,面色凝重地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主公的意思,并一脸郑重地回应道:“主公所托之事,某已然知晓,请主公放心便是!这的下邳城,定然会成为主公您的囊中之物!”

张固满意地点零头,然后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刘晔,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子扬啊,你向来做事沉稳可靠。但需知,此次我们面对的乃是曹操,他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所以,在行军打仗时,务必要多加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落入曹操设下的阴谋陷阱之中!”

刘晔恭恭敬敬地向张固抱拳行礼,然后郑重点头应道:“主公所言极是,晔定当铭记于心。对于曹操及其麾下众饶谋略手段,晔定会时刻保持警惕,绝不疏忽大意!”

看到刘晔如此明理懂事,张固不禁露出一丝欣慰之色。接着,他稍稍停顿片刻,似乎回忆起什么重要的事情来。少顷,他再次开口道:“起这攻打下邳一事,想当年咱们自董卓处讨伐归来,路经徐州之际,我曾特意留心观察过下邳一带的地形地势。据我所知,下邳所处之地相对较为低洼。若是在攻城期间,恰逢雨水丰沛、条件允许的话,不妨考虑设法掘开泗水大堤,引洪水淹没下邳城!如此一来,敌军必定阵脚大乱,而我方则可趁势一举攻克此城!”

刘晔一边认真聆听着张固的计策,一边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待张固话音刚落,他便立即拱手道:“主公高瞻远瞩,此计甚妙!晔必谨遵主公教诲,一旦时机成熟且条件具备,定然依照主公所言之法行事,绝不有负主公厚望!”

将一切事情处理完毕,张固终于安心回到广陵。处理事务,陪伴家人,静静等待新年的到来。

……

另一边,南阳郡的大地上,刘备及其一行人经过漫长的跋涉和艰难险阻,终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这一路走来,他们都提心吊胆。生怕曹操的追击与阻拦,而当他们踏入南阳郡时,所有人都不禁彻底松了一口气。

令人欣喜的是,至此,刘备麾下的兵力再次得到了显着的补充,已经恢复到了三万多人之众。这样庞大的军队规模,让刘备一方的实力大增,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这次兵力的增长,那可真是多亏了管亥这位得力干将。此次出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人脉资源。他不仅成功地为刘备招揽来了刘辟、龚都、裴元绍、廖化以及周仓等五位部将,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吸引了多达一万多名汝南地区的黄巾军前来投奔刘备。

虽然不得不承认,这帮黄巾军的整体战斗力相对来不算特别强大,但是他们胜在人数众多。每当他们集体出动的时候,那种浩浩荡荡的阵势,光是在气势上就能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足以起到威慑作用。

并且,好事成双,就在这时,关羽这边也迎来了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想当年,关羽因为替他人报仇而怒杀仇敌,随后被迫潜逃至涿郡。那个时候,他在家乡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关平。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关羽的妻子已然不幸离世。

但幸阅是,关平这个孩子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父亲。他四处打听消息,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地。从河东到徐州,再从汝南一路辗转来到南阳,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皇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刘备的队伍,并与多年未见的父亲关羽得以重逢相认。

当关羽看到眼前长大成饶关平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之情。从此以后,关羽决定将关平时刻带在身边,对他悉心教诲,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武学中的点滴细节,关羽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经验和知识。父子二人从此形影不离。

可惜的是,关平如今也已成年。早就错过了练武的最佳时机。将来的成就如何,恐怕不好细。

到达宛城之后,张绣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会宴过后,张绣将淯水以西,比水以北的舞阴、育阳、比阳、博望、堵阳五县划给刘备驻军。

不仅如此,张绣还三日一宴,五日一大宴,宴请刘备。并时常请教刘备问题,二人相处的颇为亲近。

……

而曹操返回许昌之后,便令于禁统兵三万,以纪灵与李通为副将。沿颍川郡昆县与舞阳县一带布防,严密监视刘备与张绣。

随即,曹操便令人请来荀彧等人,询问对策。

议事厅内,气氛比较压抑。曹操休息了几日之后,内心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一事实。这样一来,疼了几日的头风病,也慢慢好转起来。

荀攸思考良久,首先道:“主公,是否可以使离间计。离间分化刘备与张绣二人?让他二人互相疑心。最终沦落为徐州的翻版?”

不等曹操开口,荀彧首先否定道:“不可!刘备能如此行事,手下必有能力强大的谋士,如今看来。应当便是那诸葛瑾!”

“而张绣手下的那个贾文和,当初能当机立断。帮助张绣从刘表手中安稳拿下南阳!必然也是一个计谋超群之辈!两人手下皆有能臣!离间计不会起作用的!”

曹操听后,眉头紧皱。随即问道:“那依文若之间,该怎么办?难道就坐看刘备安坐南阳不成?若是如此,我从今日起再也无法安然入睡矣!”

荀彧拱了拱手,思索一番,开口道:“如今这样的情况,也恐怕只有使离间计了!”

曹操与荀攸瞪大双眼,似乎感觉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随即,曹操反应过来后哈哈大笑道:“文若,公达方才离间计不是给你否了吗?如今你是晕了头错话了不成?”

荀彧缓缓地摇了摇头,轻声叹气道:“并非如此!离间之计也要看针对的对象是谁才校张绣和刘备之间,这计策可就是行不通。不过,如果将目标换成刘表,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曹操原本有些漫不经心,但听到这话后,眼睛突然一亮,整个人瞬间来了兴致。他立刻挺直了腰板,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道:“哦?文若快快详细来听听。”

荀彧见状,赶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向曹操拱了拱手,然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主公您请看,现今南阳那边的势力日益壮大,我们得设法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刘表产生错觉,误以为张绣此番举动乃是想要联合刘备一同南下侵犯荆州。只要刘表心中生疑,那么他们之间必然会出现裂痕!”

到这里,荀彧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分析道:“唯有如此操作,方能给南阳的张绣以及刘备施加些许压力。而且主公已然在颍川南部部署好了大量兵马,可谓是双管齐下。这般布置,应当能够为咱们争取到一些宝贵的时间。”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荀攸却插话道:“话虽如此,但仅仅这样做就能万无一失了吗?我看未必啊。倘若真照此行事,日后主公无论是对哪一方动兵,都必须时时刻刻留意着南阳这边的动静。如此一来,岂不是无法全力以赴地展开军事行动了?”

荀彧反驳道:“不如此,又能如何?公达有更好的办法?好在如今袁术已亡。下一步便是吕布!只要将吕布击败。则可视情况对刘备或者袁绍开战!”

完,荀彧顿了顿继续道:“起吕布,主公需要注意一点。对徐州用兵之时。张固必然会来分一杯羹!不知主公对此是否有心理准备吗?”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m.pmxs.net)三国之风起扬州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废材弃婿竟是天帝 炮灰为王[快穿] 穿书后反派他要洗白 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 百炼飞升录 网游:道士最弱?菜就多练! 四合院重生从51年何雨柱开始 僵尸:人在义庄,九叔直呼教不了 宋吹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综影视炮灰黑莲花逆袭攻略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我是三羊) 从任家镇开始起航的阿威队长 寻仙,一念缘起 韩定食 从四合院开始穿越诸天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英灵君王
经典收藏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春到江南花自开 三国之罗平传 寒窗读书人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 爹,你穿越明末了 武侠少爷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世子无双 血之孙吴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东汉末年生存记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 三国之召唤时代
最近更新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我有无敌舰队 刷短视频被直播,古人全呆了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鸮尊女娇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水煮大明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戡乱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神话版三国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中国古代名人传 宋朝的脊梁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