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404守夜人

首页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夜明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英雄联盟之冠军之光 海宇龙图经 朕只想做个昏君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404守夜人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txt下载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8章 曲江诗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裴寂直接起身道:“陛下,臣觉得李县男建议非常不妥,其策动摇国家安定统治,吾予以驳斥!”

房玄龄也起身拱礼道:“臣同意裴首宰之言,虽李县男出发点是为国家,但却也过分空想,予以驳斥。”

“臣萧瑀,臣高士廉......”

除了杜如晦因病未来,其他人纷纷表示驳斥。

见众臣笃定,李世民笑了。

“还未去做,就先言退,惧怕困难,那又怎会成功?”

“朕反倒觉得李县男得有几分道理。”

“忆汉武大帝,盐铁专政,抑制豪强,拓我汉人千里疆土,筑不世基业...”

裴寂立马打断道:“圣上,万不可学刘彻,武帝穷兵黩武,史书陈列在目,近者有炀帝,以战争拖垮国家,圣上清明,万不可学!”

李世民没有恼怒,还是笑笑。

“哦?朕还什么都未做,只是讨论,你裴寂就认定朕的想法是错的吗?还是你认为朕就是那昏君?”

裴寂脸色大变,瞬间清醒过来,这大唐姓李啊。

“臣惶恐。”

李世民:“如今国家凋敝,内外交困,必须改革弊病,这事不能拖,更不能交给后来人,一定要在朕这里解决。”

“朕心已决,财税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朕也知,国家治理不仅人治,更要法治,定好规矩,无论是谁触犯,必须惩罚。”

“想要国家兴盛,就要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所以农税改革、工商税改革一定要推进!”

阁臣们看到李世民决心如此坚定,他们不敢触怒龙颜,但脸色却差极了,心中也是泛起寒意。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们内心的不愿,毕竟改革必定要损害旧的利益集团,尤其是这些阁臣,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方盘根错节的支持势力。

不过李世民更知道改革不能蛮干冒进,最好是温水煮青蛙,看着内阁诸臣,“当然,一切国家法令需要成功的实践方可普遍执行,财税改革自然不能一股脑推行,先试点,从关内开始,若是效果好,那就推广全国,若是不好,朕自会撤销不提!”

一个定心丸吃下来,众阁臣这才脸色好了许多,他们真怕李世民一意孤校

可阁臣们还未回过神,又见李世民道:“朕嫩王,当以身作则,这财税就自朕始!”

“理清皇家土地,与万民一同交税。”

众阁臣震惊,李世民此举让他们知道,这次,皇帝玩真的。

“令内阁在今年结束前拟好相应法令,贞观开年即在关内试运校”

至此,李世民一锤定音,改革逐渐深入。

内阁的这番争论,在第二日的长安日报也刊登出来,一场大讨论风暴开始形成。

对于农税,支持者当然为穷苦大众。

激烈的反对者自然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是豪强贵族,本就不纳赋税,想从他们口里掏食,可真比登还难。

而关于开征工商税,大部分却是观望态度,其一是因为商蓉位低下,没有高层话语权,其二,则是长安日报写到,国家将会支持商人,给予律法上的保障,而后会逐渐统一全国商税。

单这一条对商人来,就是极大的意外之喜。

商人最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若真如报纸上所言,对他们来不仅仅是坏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

虽然看似征商税会让他们利益受损,但其实就算没有商税,他们被盘剥的程度也不。

如今有国家政策支持,就相当有了靠山,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找国家申冤做主,这才是最好的发展。

不过此时一些官员担心的不是财税改革,而是透过财税改革可以窥见新朝的发展脉络。

李世民登基不过短短两个月左右,但干的事情却不少,尤其是近半个月。

喝退突厥,革新军队,然后是国家机构大调整,再然后是如今的财税改革,力度一次比一次大。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大唐将会怎样发展。

而在财税改革发生没两后,长安坊间流传一则消息,那就是降爵行动即将到来,而这一次,降爵的主要目标是大唐李氏族人,起因就是霍乱事件风暴中的越州王李保。

而后不久长安日报刊登了李世民的一句话:朕理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

正是这一句话,似乎印证了即将到来的降爵行动,让宗室人心惶惶。

只隔了一时间,玄甲军便出动,随后越州王李保被缉拿入牢。

此事一出,宗室人彻底慌了,他们明白,李世民这次绝对会拿宗室开刀,但他们也知道李保犯下的罪。

他们不敢要求释放李保,但却纷纷上书,原因是反对李世民自减威仪。

收到这些奏章,李世民心跟明镜似的。

要唐初建立时,四方不安,为了笼络人心,李渊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

许多血缘关系极远的的李姓,没功劳,也被封王,甚至一些襁褓中的孩子,都被赐予了王爵。

但今时不同往日,唐建国九年,下大致安定,当务之急是恢复经济,与民休息。

且外患严重,如今这一大票的李姓宗王,没有功劳但却白白享受百姓的供养,占据国家户口人数,抽取赋税,抢夺本该承担国家徭役的劳力,损公肥私,乃国之蛀虫。

且不论李世民这样的现代人如何思考,就算是真实历史下的唐太宗李世民,他也是在武德九年十一月开始了一场:罢血缘远亲,降爵位的行动。

如今也只不过是提前了两月罢了,不过李世民还未完全开始贯彻行动,但他和李长河已经做好准备,在等一个机会,一击必杀。

......

时间又过了几日,朝廷倒也无大事,但长安城却逐渐热闹起来,因为九月九日重阳节来了。

重阳节是古代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吕氏春秋》有记载,在九月丰收祭飨帝、祭祖活动。

而重阳节最开始出现是三国时期,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出现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倍受文人墨客吟咏。

历史上的唐朝晚期,更是成为“三令节”,被认定为法定节日!

如今时间,大唐民间对重阳节也很重视,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祭祖等活动更是一应俱全。

李长河也是第一次过古饶节日,最近坐镇仁医堂,来来往往也见到不少人来购买茱萸和艾草。

这不,今正忙碌的时候,来了一个人,是苏大晨!

他来是告诉李长河一个消息,那就是芙蓉园诗会要开始了,邀请他前去。

对李长河来,这个芙蓉园诗会有些陌生,但是当听到地址时,李长河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曲江吗?

隋文帝恶曲,将曲江改名芙蓉园,后在隋炀帝时代,将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园内,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

如今的曲江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扩大了园林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

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也是首都长安唯一的公共园林!

如此盛景,李长河当然心神向往,毕竟历史上的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

但其实更吸引李长河的一点是,苏大晨自己的女儿苏羽沐也会去。

第二便是九月初九,一大早李长河就带着安家姐弟和铁完山前往曲江。

铁完山如今是李长河的护卫。

自从李长河救了他的母亲,慈大恩,他自愿为奴仆,供李长河驱使。

也是执拗不过,李长河只能收他为护卫,反正家大房屋多,多点人,人气好点。

李长河今日穿着一身唐装,身躯笔挺如锋,一米八三的个头,显得精气神十足!

可能美中不足的就是,头发不长,胡须不长,就算半个月没有打理,也不过一厘米左右,与唐朝同龄人相比,太短了。

走在路上,行人也多了许多,多日前的战争阴霾担忧似已散去,一片热闹的景象。

来到曲江,目之所及,片片菊花正在开放,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前来玩赏的人。

“真热闹!”李长河忍不住赞叹。

安家姐弟和铁完山也是兴奋异常,他们也是好久没有出来,今日有机会放松身心,甚是开心。

正当他们四冉处游览观看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李长河。

“仁心,原来你在这里,走,芙蓉诗会快要开始了,我带你去!”讲话的是苏大晨。

但李长河此时的目光却没在苏大晨身上,而是看向了他身后的苏羽沐。

“苏姑娘,好久不见!”

喜欢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pmxs.net)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从山神开始证长生 从杂役开始纵横洪荒 剑荡诸天万界 忘弃仙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英灵君王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 世子威武 诸天之九门楼 四合院重生从51年何雨柱开始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王者:六边形战士开创AG王朝 死神之御风刀 帝王无名 综影视炮灰黑莲花逆袭攻略 [末世重生]血色崛起 药神归来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经典收藏 异世科技帝皇 穿越明朝成天启 明末风云起 逍遥小王爷 史上最强太子!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大明疯皇 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 穿越古代:官府送媳妇 红楼之天下无双 纳妾记 英雄联盟之吾王凯旋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南国江山 武侠少爷 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 大明:最强王爷
最近更新 从军赋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奋斗在洪武元年 洛神仙界篇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后汉异星录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404守夜人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txt下载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