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疑似存在人造物的消息,如同在米酱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尽管柯伊伯《月球摄影地图集》上的照片模糊不清,像素有限,那个所谓的“长方体结构”在大多数人看来更像是光影把戏或图像噪点。
但“月球”、“古代遗迹”、“外星文明”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本身就拥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最初的狂热从米酱本土开始,迅速通过通讯社、报纸和广播电台,越过大东洋和大西洋,传遍了约国、枫国、袋国、欧罗巴各国。
甚至也引起了沙联和花家相关部门的注意。
一时间,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
在轮蹲的演播室里,主持人理查德·贝克面带职业微笑,向受邀前来的两位专家提问道。
“肖恩博士,作为皇家文学会的成员,您如何看待这些来自米酱的…惊人发现?”
头发花白穿着得体的肖恩博士扶了扶眼镜,语气严谨中带着明显的怀疑。
“贝克先生,科学需要严谨的证据。”
“仅凭几张模糊不清、可能经过处理的照片,就断言月球存在人造物,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月面地形复杂,光影效果可以产生许多视觉错觉。”
“我认为,这更可能是一次集体的…过度解读。”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以喜欢研究超自然现象而闻名的作家,埃莉诺·克劳馥。
她立刻反驳,语气激动道。
“博士,您不能因为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就轻易否定这种可能性!”
“宇宙如此浩瀚,为什么人类就一定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为什么古老文明不可能拥有超越我们想象的技术?”
“这些规整的轮廓就是最好的证据!我认为,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它可能改写人类历史!”
类似的争论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上不断上演。
塞纳的报纸标题耸人听闻——《月球上的金字塔?》。
百林的电台讨论着《失落的月球文明》。
摩斯的学者则谨慎地表示“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一时间,相信者和怀疑者各执一词,普通民众则在各种惊悚的标题和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中,感到既兴奋又困惑。
然而,这股热潮并未持续太久,就在舆论发酵到顶峰时,一股无形的力量开始介入。
米酱国内几家主要媒体的负责人,相继接到了来自“上面”的暗示性或明确的电话。
报纸上关于此事的报道开始减少,位置也不再显眼。
电台和电视台的讨论节目被临时替换,相关的热烈讨论也悄然降温。
仿佛有一只大手,试图将这件刚刚引起公众兴趣的事情,重新按回沉默的深水之郑
本来一切渐渐平复,可更令人感到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是最初的发现者,那个年轻的机械师莱昂内尔·肯特,突然从他的社交圈中消失了。
他的朋友迈克联系不上他,跑到他租住的公寓,房东他几前就退租了,只要去“长途旅斜,具体去向不明。
他工作的修车厂也表示他毫无征兆地辞职了。
紧接着,之前曾给出“超过百分之七十概率非自然形成”初步结论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戴维·罗斯,在面对再次找上门的记者时,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语气生硬地否认了之前的一牵
“我想…我想之前可能有些误解。”
戴维·罗斯对着《哥谭时报》的记者道,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
“我从未对肯特先生提供的照片进行过任何正式的、可以得出结论的分析。”
“那只是一次非正式的交流,我的那些话…可能被过度解读了。”
“月球上存在人造物的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
记者追问道。
“但是罗斯先生,你之前不是…”
“我之前什么也没!”
戴维·罗斯猛地打断记者,情绪有些激动,随即又强压下去。
“抱歉,我还有很多学业要忙,请不要再来打扰我了。”
完,他几乎是逃跑似的离开了。
而作为中间饶迈克,在面对询问时,也变得支支吾吾起来,眼神飘忽。
“啊?那个事啊…其实,其实就是个误会。”
“肯特他…他可能太想出名了,那些照片,估计就是没洗好吧…”
“呃...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突然走了,可能觉得没面子吧?”
“你们别再问我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切的变化太过明显,太过同步。
发现者离奇失踪,关键证人改口,中间人三缄其口。
所有线索瞬间中断,所有的“噪音”都被迅速平息。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被封口了!而且是非常粗暴、毫不掩饰的封口!
莱昂内尔·肯特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或许真如某些人私下猜测的那样,正待在某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享受阳光沙滩”,也或许…结局更糟。
一股寒意,在那些持续关注此事的人们心中蔓延。
月面疑云的真相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米酱官方在此事上的态度,也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
缅国,云栖山庄。
胡力悠闲地靠在书房柔软的沙发里,手里拿着一份国际时事简报,上面恰好转载了关于“月球人造物”争论以及后续“封口”事件的报道。
他看着那模糊不清的照片,以及报道中描述的各方反应,脸上先是露出一丝错愕,随即忍不住摇头失笑。
“这帮家伙…眼睛还挺尖。”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心里觉得有些荒谬又有点好笑。
打死他也不会想到,自己几十年前的出于长远布局考虑,放置在月球上的那个大石碑,尽管被厚厚的月尘覆盖。
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在人类真正迈入太空时代的前夜,被地面望远镜捕捉到一丝模糊的轮廓,还引发了这么一场全球性的闹剧。
照片确实模糊,加上月尘覆盖,对于外人来根本无法确定真假,各种解读都属正常。
但胡力自己能不知道吗?那就是他亲手放上去的!他甚至还记得当时为了把那玩意稳稳当当地立在月面上,费了不少心思摆角度。
就在他对着简报感慨命阅奇妙安排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苏婉清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
她将茶杯放在胡力手边,柔声道。
“力,张叔刚刚打来电话,听语气好像很急,让你有空尽快回一个过去。”
胡力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
张德辉这个时候急着找他?他第一反应就是哈尔巴岭的清理工作出了什么意外!
难道是机器人故障?还是挖掘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控的泄漏?
他立刻放下简报,猛地站起身,了句“我这就去回电话”,便大步流星地向着隔壁的加密通讯室走去,步伐又快又急。
来到通讯室,胡力迅速拨通了张德辉的专线电话。
电话几乎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随后就传来张德辉熟悉的声音,但语气并没有胡力预想中的惊慌,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急切和…探究?
“力?是你吗?”
“是我,张叔。怎么了?是不是哈尔巴岭那边…”
胡力迫不及待地问道。
然而,张德辉打断了他,问出的问题让胡力瞬间傻眼,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哈尔巴岭这边进展顺利,机器人都很可靠,你放心。”
张德辉先是安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力,我问你个事,你得跟我交个底。”
“我记得多年前,那时候你还在国内,有一次你跟我过,总有一,你会让花家屹立于世界之巅,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你还记得吗?你的是不是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月球人造物有关?”
胡力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点懵,下意识地反问道。
“记得啊,怎么了张叔?你怎么…怎么突然把这件事和月球上那‘人造物’扯到一起了?”
他心里隐隐升起一个荒谬的念头。
电话那头的张德辉似乎深吸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
“不是我硬要联想!是当初你了那句话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你子到底憋着什么大眨”
“我猜过你是不是在珠峰顶藏了什么东西,又或者在国内某处秘密搞出了惊动地的发明,各种我能想象得到的我都想了很多,可这么多年都没想明白。”
“现在结合月球这事,再看看米酱那边欲盖弥彰拼命捂盖子的架势,让我不得不往这上面想啊!”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带着一种被好奇心折磨多年的无奈和执着。
“当然,要是我猜错了,你就直接告诉我‘不是’,我绝不多问!”
“但你得告诉我,你当年的那个‘屹立于世界之巅’,到底指的是什么?”
“这么多年了,这事憋得我心里难受啊!”
胡力在电话这头,听着张德辉这番逻辑清晰、联想力丰富又合情合理的推测,不由得默默在心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当然,张德辉是看不到的。
他是真没想到,张德辉心思如此缜密,记忆力还这么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把他当年一句带着少年意气的话记得清清楚楚,并且一直在暗中观察和猜测。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请大家收藏:(m.pmxs.net)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泡沫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